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十日谈 | 春夜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建国     编辑:赵美     2018-07-28 11:31 | |

赭色帆船靠岸后,跳板往岸上一搭,一收,船很快驶离了——岸上,只留下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和一只柳条提箱。

薄雾中,帆影依稀,船已经远了。天就要亮了,她慢慢转过身,心里记着娘舅和船家的提示:岸下的第3个宅地,门前有一棵大榆树……找到了!她放下柳条提箱,举手敲门后的片刻,门开了,一个慈祥的妇人站在她的眼前。

“你……是三姑婆?”她怯生生地问道。 “是的,姑娘。”妇人一脸惊奇,“你是找我的……?”“是的。我娘舅说的……是船老大对我娘舅说的你。”

三姑婆没有听明白。“是你说的,这里的地好,种啥收啥。这里饿不死人?”“是的,我常和船家这么说。”“你说这里的人好,本分。这里的男人从来不打自己的女人?”“是的吔,我常和船家的女人这么说。”

姑娘跪下来,给三姑婆磕头,叫了一声“姆妈”。三姑婆拉起姑娘后许久,才看清楚了,姑娘穿着淡蓝色的衣裤,长长的辫子梢头,扎了一根粉红色绸丝带!……这就是在戏里,也难得见到这么美的人儿!

姑娘是句容人,20岁。娘去世的时候是冬天,那年她才8岁,还没有过年,她被村里人带到上海杨树浦的纱厂做了童工。她叫篮扣,是师傅给她改了名字,叫阿凤。十多年了,阿凤每天记着自己的苦,细细做着手里的活。在上海,她见识了很多,她学会了说上海话;这两年,还学会了剪裁,学会了缝制。只有一起做工的姐妹们夸她手巧,夸她做的衣裳好看穿在身上漂亮的时候,她才会笑笑。上个月,阿爹硬把她从上海带回了老家。这天半夜里,娘舅告诉她,她阿爹已经被茅山里的强盗拉去入了伙,在给他们做饭,这次,阿爹要把她嫁给一个强盗的头头。阿凤连夜跟着娘舅跑了。回上海的厂里做工,也难逃魔掌,娘舅就此托了船家,把她带到了这里。在兵匪肆行的年代,潘家沙和长江入海口这片十几个日后称为长兴岛的淤泥小岛,是穷苦人的天堂。

涨潮白茫茫退潮水汪汪的淤泥小岛上,挑泥筑岸挡水成圩,这样的劳作更需要男子,因此,潘家沙生育的取向就是男儿,也是这个原因,这里的女儿更加稀缺和珍贵!三姑婆家来了个美人!这消息很快传遍了潘家沙。

三姑婆小时候裹过脚,她做不了地里的活,但能把一朵棉花做成衣裳。家里的这张八仙桌上,来潘家沙的船家,大都吃过她烧的菜,喝过她酿的酒。在潘家沙百十户人家中,有十几对是她做成的媒。

不到午饭时间,三姑婆的家里坐满了人,到午饭后更是围满了院子。潘家沙的姑妈婶子娘姨表姐,她们手拉着各自的侄子外甥表弟,来和阿凤相面;她们个个巧舌如簧,有的比仓廪丰厚,有的比地里的庄稼,有的比宅沟养的鱼,有的比栏圈里养的猪,要的就是请三姑婆保个媒。

潮落日头落——这是农历三月初潘家沙的景象:低垂的云是红色的,树和房屋是红色的;整个岛上,映照着长江里波涌的反光,明晃晃让人目眩!时候不早了,还是阿凤说的:“我已经看好了……明天再和姆妈说。”三姑婆明白了:“哦——晓得了,晓得了,大家都回吧,明天说得的。”

这是潘家沙的春天,这个春夜突然变得那样漫长。三姑婆家的门前,不停地有人走过来又走过去;夜已经很深了,几户人家的窗户里灯还亮着,开门关门的声音在雾湿的空气里此起彼伏,再远到金度圩的那边,整个潘家沙的狗吵了一夜。(吴建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