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金圣华:缘,原来是圆的!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金圣华     编辑:钱卫     2018-07-30 17:04 | |

  我深信,缘起于一线相牵,纵使相隔千山万水,历经长年累月,终会回到源头,画出一个满满的圆!

图说:金圣华

  中国人相信缘,人有人缘,书有书缘,地也有地缘。缘到底是怎样的?这事玄妙而难解,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但是最近,因为种种机遇,我深信,缘,原来是圆的——起于一线相牵,缥缥缈缈,兜兜转转,似有若无,欲断还连,纵使相隔千山万水,历经长年累月,终会在冥冥中,穿过云,穿过雾,又回到源头,画出一个满满的圆!

  早在几个月前,上海浦东傅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树华先生就盛情来信,说是“傅雷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即将来临,邀约我赴沪出席。王先生是个有魄力的热心人,自从十几年前接任推广傅雷文化的重任后,就不断主持各种纪念活动,多年来举办过傅雷著译研讨会,傅雷精神座谈会,傅雷手稿墨迹展,傅雷著作首发式,傅雷夫妇陵园安葬仪式等大型项目,这次推陈出新,又有什么特别的构想呢?他说,主要的是举办《傅雷著译全书》首发式,另外还邀请了一些法国专家来华共襄盛举,并以“傅雷与巴尔扎克”之间的渊源作为主题。

  众所周知,傅雷毕生完成了五百万余言共三十多部译作,其中巴尔扎克的作品就占了十五部之多,除了《猫儿打球号》在“文革”中遗失之外,其他十四部作品,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幻灭》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著,在那相对封闭的年代,曾经成为一代年轻读者视为瑰宝的精神食粮。

  以《傅雷与巴尔扎克》为主题?这也是我当年研究的专项,因此,即使主办方在临近活动时才突然请求我在会上发言,时间仓促,猝不及防,我还是欣然从命了。

  在周浦,当年傅雷出生的小镇,如今划为大上海一部分的市区里一家新开不久的旅舍中,邂逅了来自法国的巴尔扎克故居博物馆馆长Yves Gagneux先生,素未谋面,却感到一种暖暖的亲切。那似曾相识的感觉来自对方的所连所系,遥远的所在,悠久的岁月,瞬息缩短距离凝聚时间,鲜明真实地呈现在眼前。“巴尔扎克馆可是别来无恙?”我问道,虽询旧地,似念故人,那地方,确实牵起许多难忘的追忆,令人低回不已。

  当年,负笈巴黎,为撰写有关傅雷与巴尔扎克的论文,最常到访之处,除了索邦大学,就是巴尔扎克故居,那里是作家自1840至1847为了躲避债主而藏身匿居的所在,也是作家潜心创作撰写皇皇巨著《人间喜剧》的地方。从巴黎南郊的大学城出发,要换几次车,才来到位于城西十六区的小楼。那一带,人车稀疏;那一处,清静宁谧,每一次去,似乎都不见其他的访客,于是两层的故居,就变成独自流连徜徉的场所了。肃穆沉默中,心静下来,坐在四壁皆书的台前,进入作家百年前创作,译家百年后翻译,后学者专心致志,研习传承的氛围。多少个漫漫长日,就如此消磨在纸堆书页间。偶尔,瞥见窗外风光明媚,自觉有负良辰,哪知道傅雷1954年在翻译巴尔扎克的《于絮尔·弥罗埃》时,早有此叹:“近一个月天气奇好,看看窗外真是诱惑得很,恨不得出门一次,但因工作进度太慢,只得硬压下去。”(《傅雷家书》,1954年11月1日)。原来自古伏案皆寂寞,信然!

  那时,巴尔扎克故居中陈列了作家各种著作各种文字的译本,独缺中文,于是,就把手边傅雷翻译的《高老头》捐赠馆藏,当时是以谦逊虔敬之心,促成译者和作家在馆中首次百年相聚。谁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巴尔扎克博物馆的馆长竟然越洋而来,不但如此,更亲自携带傅雷于1963年申请成为巴尔扎克研究会会员的信件和资料,以回馈译家的故乡!

  “巴尔扎克的咖啡壶还在吧?他的镶宝石手杖呢?”作家当年为写作而殚精竭虑时,不得不依赖咖啡提神;作家完成杰构后行走沙龙时,又免不了以宝石手杖招摇人前,这两样镇馆之宝,如今可都安好?“都还在”,馆长笑着说,“现在的发展重点是,要访客垂注的不仅是巴尔扎克其人,还有其书,作家的作品,比其生活琐事更加重要!”的确,如今周浦要成立傅雷故居,呈现的该是傅雷的著作与译品,精神和气节,而不是供游客走马观花的一个旅游景点。 “下次到巴黎,别忘了来巴尔扎克故居,我给你一个私人的特别导赏!”这是馆长的承诺。

  在第二天的会议前,遇见了法国勒阿弗尔诺曼底大学现代语言教授Veronique Bui。听说她是研究巴尔扎克的专家,于是就趋前交流并向她请益。闲谈中,对方忽然非常认真地提起,她的研究是受到当年某某人论文的启发,说出名字时,让我先是愣住,继而迟疑,再而醒悟,“你说的那人好像是我呀!”Bui教授一听,非常兴奋,颇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虽然我俩也是素昧平生。为了证明其事,她急忙打开手机,翻到其中一处递给我看,赫然见到那是我当年在索邦大学所撰博士论文的书目,由于那时尚无计算机,只有打字,那一条条英法文书目中列出的中文译名,如《高老头》《邦斯舅舅》等,都是手写的,看到自己的笔迹,竟然于几十年后出现在一位陌生法国学者的手机中,那种惊喜与震撼,的确难以言喻!

  缘,原来真的是圆的!(金圣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