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非遗在身边|此拳绵绵无绝期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萧岩     编辑:钱卫     2018-08-03 13:34 | |

  绵拳讲究的是一个“柔”字,动作和劲力都要先吞后放,柔中寓刚。

  有种拳,讲究刚柔相济,后发制人;看起来一招一式,好像眼熟,但你怕是没有真正见识过:它叫绵拳,因不轻易外传,故流传不像其他拳种那么广泛。

  绵拳因其动作圆活连贯、形意相随、连绵不断而得名。武术,最讲究的是一个师承渊源。据《太极正宗》记载,同治、光绪年间,沧州镖师孟光银拜一位经商老翁学得绵拳。清朝末年,孟光银来到上海,起初作为拳术教师住在富商李瑞九家中,后来收孙福海、王家驹为徒,绵拳遂在上海开始传播。孙福海学拳8年,得其真传,20世纪50年代初前后,迁至杨树浦地区的“兰桂坊”,开始教授绵拳。孟光银逝世后,孙福海遵师遗嘱,专教劳动人民,作为他们防身自卫、强身健体之用。至今,绵拳已薪火相传四代人,历经百年历史,是当今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拳法之一。

  这套拳讲究的是一个“柔”字,无论在动作上和劲力上,都要先吞后放:吞有收的意思,是防;放即是发,是攻。绵拳强调柔韧性,而方法上又是先收后放,要求稳定,因此套路中有较多的平衡动作和对柔韧要求较高的动作,也有以抖臂、抓空为代表的柔中寓刚的动作。这些显著的特点,使绵拳成了上海地方独具代表性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近年来,绵拳在“非遗”申报成功的基础上,积极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焕发活力。非遗代代传,绵绵是此拳!(萧岩)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