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七夕会·旅游|迷人的巴比松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建国     编辑:钱卫     2018-09-06 14:48 | |

  地处法国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小镇有着艺术家摇篮的美称。

  仲夏时节,来到了期盼已久有着艺术家摇篮美称的巴比松小镇。这个地处法国巴黎南郊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小镇,自然景色相当优美。尽管规模很小,但因为曾有提奥多·卢梭、让·弗朗索瓦·米勒、卡米耶·柯罗等诸多画家在此生活创作而名闻天下。小镇里有一条不足200米的街道,入口是现镇政府办公地(也曾是百多年前青年画家入驻创作的小客栈),街的尽头便是著名景区枫丹白露森林进口。街两旁绿树掩映下的一栋栋老建筑呈现出历史的印记,小花园里矗立着尊尊雕塑,小窗台上盛开着五彩小花,街两旁鳞次栉比的画廊都在无声地告诉游人,这里的人们热爱生活,更加离不开艺术。因为这是艺术之乡。

  其实,巴比松曾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大约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因为一批批画家入驻而声名鹊起,其中尤以卢梭、米勒、柯罗为代表的画作开启了时代新风,引起艺术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从而获得巴比松画派的称誉。巴比松画派的创作理念主要体现在不满当时的学院派画家在画室里臆造风景画以及把绘画主题集中于达官贵人,主张到大自然中写生描写自然光色变幻,同时把绘画主题聚焦到平民百姓并表现他(她)们的真实生活。画家米勒创作的《晚钟》《播种者》《拾麦穗的农妇》就是典型范例。不过,我在巴比松见到的米勒故居却是相当简陋,要不是低矮的木门上钉着铭牌,几乎不敢相信这里就是享誉世界的大画家曾经生活创作的地方,可以想象当年米勒的生活相当清贫。好在现在的巴比松小镇画廊街旁墙面上有用马赛克拼贴的《拾麦穗的农妇》画面,游人们纷纷驻足留影,足见后人对画家米勒的喜爱和敬仰。

  从初识巴比松到亲临巴比松时隔了40年。记得,那是在1978年的3月—4月间,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了一场名震全国的画展——《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虽然那次观展的门票是人民币50元,相当于当年一个半月工资,我还是去了。观展以后,一直想体会一下巴比松画派绘画风格。于是,跑遍了各处图书馆、资料室寻找巴比松画家的画册。后来,还是在本单位的参考资料室里找到了一本柯罗画册。整个临摹的过程,是一次幸福的体验,每当印刷品上的暗部看不出色彩变化时,便去努力回想观展时的感受用来补充。柯罗风景画的特点是善用棕褐色调及银灰色调来表现阳光透过森林时感觉,美得如同仙境,让人流连。柯罗也曾与俄罗斯画家希施金、列维坦被艺术评论家尊为近代世界风景画三杰。

  巴比松画派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画风,更是深刻影响过印象派画家的先驱,其艺术地位十分显赫。

  百多年前,巴比松小镇是以风景优美民风淳朴而吸引了画家入驻,而今,除了美景依旧,巴比松小镇依托名人名作传奇而更显迷人。或许,这就是人文的魅力。(李建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