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十日谈 | 品华坊里的四代人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姚霏      编辑:赵美     2018-10-15 16:34 | |

品华坊真的要动迁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情复杂。

我们家族四代人在豫园旁的这个街坊居住了近百年。1923年,我的曾祖父顶下了品华坊15号的房子,那一年祖父刚好出生。15号的房子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石库门。据建筑专业的父亲说,传统意义上的石库门,应该有天井和东西厢房。但15号的房子,大门一开就是客堂间,属于因地制宜的改良型石库门。父亲回忆小时候家里的格局。当时,爷爷奶奶住在二楼前楼,曾祖母住在后客堂,而他们几个孩子就在客堂间睡。1961年的一次台风过境,让上海成了一片泽国。那天清晨醒来,父亲发现弄堂里的水漫到了客堂间,拖鞋像小船一样东漂西荡。最糟糕的是家里养的几只小鸭子,居然顺着水游了出去。父亲一路找到品华坊弄堂口,还是没找到它们。半个多世纪后,父亲讲到这段经历,仍然为失去了心爱的小鸭子而唏嘘不已。

品华坊15号记载了父亲的童年,也见证了父亲的才华。1980年代,父母亲在客堂间成了家。改革开放让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好。除了传统的“三十六只脚”,冰箱、洗衣机、沙发也都登堂入室。十平米的“螺蛳壳”再也做不成“道场”了,父亲计划搭建一个“二层阁”。父亲把阁楼设计成了“南低北高”。从客堂后的楼梯进入,越往南,阁楼越低,最后只有不到一米的高度。但这个高度,用作睡觉的区域绰绰有余,留给楼下房间足够的层高和采光。一个难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出现了。因为过道太窄,沙发无法顺利搬入。父亲将四扇窗卸下,并将窗前的防盗栅栏锯去一段。沙发腾空而入。而追求完美的父亲还找来了十几个茶色塑料药瓶,反扣在栅栏顶端,竟然十分别致。那几年,我们家成了品华坊里的样板房。有人要装修,总要到我们家来取取经。

尽管起居室和卧室分离了,但缺少卫浴设施仍然是我童年最大的困扰。那时夏天,女人们在房间里放一个大大的木盆,关上门、拉上窗帘,匆匆洗个“贵妃浴”;男人们往往乘着沉沉的夜色,在公用水槽区域将就着对付。到了冬天,大家只能走上十来分钟,去往几条马路之外的公共浴室。更令我烦恼的是如厕后“倒痰盂”的问题。品华坊弄堂口有一个三位一体的垃圾箱、小便池和化粪池,被邻里亲切地称作“三合一”。这可是家家户户每日都要“光顾”的所在。上了小学之后,我也开始做些家务活,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去倒痰盂。倒不是嫌臭,而是因为同学大都住在这条弄堂,每每被同学看到手持“混元金斗”的场面,我都要面红耳赤地飞奔而过。

因为生活不便,15号的大人孩子们渐渐搬离了老宅。今天再去那里走走,更是感慨弄堂的狭窄、房屋的逼仄。动迁的消息让我们欢欣鼓舞,这是几代人盼望的好消息。听说,品华坊所在的区域将成为豫园旁的一块绿地。绿地里将保留下那座和豫园颇有渊源的古建筑——世春堂。旧区改造和风貌保护并非天然的矛盾。而品华坊的故事也不会因此消失,它将长长久久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姚霏 )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