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十日谈 | 古官道的筑造、养护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袁晓赫     编辑:王瑜明     2018-12-20 14:44 | |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在邮驿与管理制度上,更加完善,驿站按其大小,分为邮、亭、驿、传四类,大致上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或传,约一天的路程。进入唐朝,唐太宗下诏对道路不准任意破环,并重视驿站管理,传递信息迅速,沿路设置土堆,名为堠,以记里程,清朝末年,已是驿道时代的尾声。

井冈山地域,地处山区,古时不可能完全按平原标准筑建驿道和设立驿站,还是因地制宜,做到了道路畅通,相隔一定距离都设有客栈、茶亭。

当知青时,挑担走的次数多的是小通到遂川车垇的古官道,背木走的次数多的是泰和老屋下到垇头的古道,这些古官道,全程是石阶,石阶大小不一,有长有方,有薄有厚,依山势而筑建,时而平,时而陡,古道工程之艰难,修筑得牢实坚固。因年代久远,人烟稀少,我看到背阳的青石板上处处是厚厚的青苔,石板缝隙间钻满了野草。阶石错落有致,石阶都被磨得光亮光亮,可见是古今多少挑夫的脚板磨出来的,每次走在古官道上,总会忍不住感慨古人是如何将这厚重的巨石如此一一排列。恍然回到古代,见到成群成群的山民顶着烈日,流着大汗在忙碌,有的从远处一步一步抬来青石板,有的在拌沙浆,有的将凿好的青石板铺在已平整好的路面上。

关北的古官道一般由石块、石条铺成,有的道段则由裸露的岩石自然形成。穿过村庄和村庄附近的街面则更讲究些,都由石板、卵石铺成。铺成的卵石路的还会铺出各种吉祥的图纹,极少有泥巴路,在官道上,最忌泥巴路,泥巴路“晴天一地灰,雨天一泥浆”,更严重的是,行走的多是“扁担”(挑担人),倘若滑倒,不慎跌跤闪腰,后果不堪设想。

官道的筑建养护,官府起主导作用,当地民众积极响应,合力筹建。有的地方,官吏主动拿出自己的薪俸,号召民众出资建道建亭。其次是地方缙绅、富户,即便是地方官吏倡议建路,其建设资金和以后的维持经费也常常是有赖于社会捐助。据《井冈山志》记载,井冈山的朱砂冲至茨坪的古官道就是当地富户捐资筑建的。他们大多捐出田地作官道的建设养护的资金,这种田地,俗称“路田”。

还有就是普通民众,“修路铺桥做好事”是官北的传统,在地方精英的带领下,乡民们也纷纷慷慨解囊,为地方修路铺桥贡献绵薄之力。虽然他们力量有限,但积少成多。由一两位士绅牵头,一族群众共同捐资,是官北官道募资最常见的形式,僧人捐资筑道的传统一直未曾中断。为道路、桥梁、茶亭捐资的姓名、资金均以石碑刻文记载,如今,我们在有些茶亭的墙上嵌入的石碑上还可以看到。

关北古道都由当地的筑道匠铺筑,井冈山属于南方,雨水多,村庄的小道和官道上多筑石阶路,我们当知青时,经常见过筑道匠修补村庄里的道面,他们把河沙、石灰再加入适量的精黄土(晾干捣碎过筛的细山土)搅拌成沙浆,加入了精黄土的沙浆黏性非常好。这也是古道经百年风雨仍然完好的公开秘密。(袁晓赫)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