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灯花|服务没有“第三方”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石路     编辑:钱卫     2018-12-22 16:05 | |

  把专业的事委托给专业机构去做是合理的,但不能“一托了之”,必须认真履行监督、考核之职责。

  前不久,我因工作关系了解到一件事:在某小区,有部分居民对域内绿化养护、卫生管理颇有意见,于是向所在物业公司反映,得到回答是,不归他们管。居民们对此感到奇怪,小区绿化卫生本就属物业职责范围,怎么说“不归他们管”呢?物业公司给出的理由为,现在服务外包出去了,交第三方处置。

  一个第三方,就把居民打发了。这不是一句托辞吗?

  “第三方”,近年来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多有提及。主要是有关部门或单位积极探索,尝试把一些公共事务交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去做。这种购买服务方式,其本意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机构去做,从而提升工作质量,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在社会管理实践中,有关部门通过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有了不少成功实例,这也佐证了这一做法的合理性。然而,如何在实践中利用这种做法,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还需要承担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或单位花大力气去细化、完善。

  据了解,此举在操作过程中,有关部门或单位均与“第三方”以契约形式确定责任条款,合同中明白无误写有“服务委托方”有协调、监督、考核之职责,督促“承接第三方”保质保量落实各项任务与要求等等。可是,个别“委托方”在签约后,就自认“万事大吉”“全是第三方的活”不关我事了,自此“两手一摊”“放飞心情”。这种失职行为有违项目实施之本意,也使良好初衷蒙上“阴影”。如此这般,岂能不叫老百姓有意见?

  作为“第三方”,既然已经接下这摊活,理应信守当初承诺,切实担起所负之责。以自己职业操守和专业力量,在管理上更精细化,在服务中更贴近老百姓,有效完成合同赋予项目,对各方有个满意交代。岂能在“接活”时积极主动、说得“花好稻好”,“做活”时却疲软懒散、干得马马虎虎?

  可以这么讲,不管哪种模式,对老百姓来说,服务没有“第三方”,能解决问题、让人放心就好。我真切希望,以后少听见或听不见这样托辞,听到更多的是百姓心底由衷发出的笑声。(石路)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