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傅申:真假是非一梦中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南瑶     作者:吴南瑶     编辑:郭影     2018-12-25 18:32 | |

上月出席了故宫博物院“纵横千古 两岸一家——谢稚柳、陈佩秋、傅申、陆蓉之作品展”,上周,傅申、陆蓉之夫妇又来到了上海。

“艺术寄托着我的生命,寄托着我的创造才能。”虽饱受小脑萎缩而带来的行动不便之苦,82岁的中国书画史学者、鉴定家、书画家傅申谈艺术谈人生,字字清晰。 

“碰瓷”很难,创新不是乱来

上博董其昌开幕前一天预展,傅申就坐着轮椅到了现场,不知展厅中那些穿越时光的作品,又勾起他几多回忆。早年的傅申诗、书、画、篆刻都拿得起,文质彬彬,是中国宝岛风头几无人能比的大才子,对于传统艺术,他还是沿袭了中国文人的传统看法:“写字是所有读书人最应该重视和做的事情。”

1977年,在耶鲁大学任教期间,傅申即筹办了“中国书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了中国书法大展,将真伪之作同时展出,向西方观众梳理出简明扼要的中国书法发展史轨迹。从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走出,历任美国佛利尔暨沙可乐美术馆中国美术部主任,用日日“血战古人”亦不为过,但傅申始终认为书法需要创新:“现代人要有现代的风格,要有现代的题材。”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书画圈创新形成了风气,但为了创新而背离本意的创作也不少见。1995年,傅申参与创立了台湾何创时书法基金会,即为了辨明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但他又坚持首先要打好传统的基础,不能乱创新。“五音不全,怎么能唱出优美的歌曲?”那时何创时书法基金会展览,傅申要求参与者必须交两张作品,一张表现传统的功力,一张表达创新的理念。傅申尤其提倡年老的书法家创新,“老树著花特别美”。而傅申本人率先用最图像化的篆书对书法进行绘画性的处理,他特别从自己的书画集中,找出早年将篆书、隶书、行楷等融于一张纸上的作品,“我不是乱写的,从字形到字体选择,常常一个月只能想出几幅而已,但是我的得意之作。”

傅申 篆书《拟齐白石笔意》轴 70x29cm

尽管治学上非常传统,艺术实践上傅申却非常“不安分”。书画家跨界,从事陶艺创作在今天已成潮流,傅申却不觉得新鲜。早在1995年,受两位艺术圈朋友的邀约,傅申在台北第一次“碰瓷”。“因为我有篆刻的基础,所以对我来说,第一次拿起刻陶瓷的刻刀,就有些驾轻就熟的感觉。”2006年,在太太陆蓉之的介绍下,傅申开始和上海璟通艺术中心合作,数次前往景德镇开始深度“碰瓷”。这次来上海,除了看董其昌,亦是为了出席夫妇俩参与的一个陶瓷展。

书画是个人创造,陶瓷则需要与陶工合作,另外,在宣纸上只有笔法,但在瓷器上,笔法还须和刀法结合在一起。尽管对刻刀、毛笔都不陌生,但傅申还是认定要将平面的书画搬到立体的器形上去,是一件颇为费力的事情。

鉴定无定论,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早在1974年,傅申即以4篇文章,作出驳议,考订《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为真迹,轰动整个鉴定收藏界。上世纪60年代,傅申在叶公超举荐下进入台北外双溪故宫博物院,和后担任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江兆申同在书画部工作,“每天的功课就是拜托工友‘老牛’推一大车书画到我们办公室,我们自己挂,自己看,自己卷,看了三年还没看完。”而后,傅申又有机会长期过手美国及世界各地收藏,因此其鉴定与治学既以书画实物为本,又结合中西理论。虽说“真就真,假就假”,但古画鉴定从无定论,当年《砥柱铭》一战,至今仍有人质疑傅申的判断。

不愿就具体作品发表意见的傅申总结道,鉴定这件事,不过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没有证据,不能乱说。当然有时候鉴定家常三缄其口,亦是为了不挡人财路,“自己也因此受过伤害”。或许亦是太清楚这潭水有多深,傅申说自己一生“避免收藏”,“除非博物馆不要的东西,有时候有机会也收了几件,都是与创作有关的,有启发性的,又买得起的。”

傅申一生只与张大千见过两次面,却是研究的权威,他曾豪言:“张大千自认为是孙悟空,可是我就是如来佛,张大千血战古人,我血战张大千。”问起中国书画家最佩服哪一位时,傅申依然答“张大千”,“不仅用功,才气也非常高。”

行草补破网横幅

人到暮年,或喜回忆少时。对于自己13岁前随祖母生活在上海浦东农村的经历,傅申记忆非常清晰,听来很难相信自称“拾荒老人”的傅申家中非但不事奢华,一桌一椅都是坏了又修。傅申曾经自书诗:“西邻已富尤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成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当是“傅翁”心境的真实写照。

2015年,傅申曾在浙大、中国美术学院、南艺、鲁迅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连续举办16场“书画鉴定与艺术史”公开讲座。从隋唐宋元到近现代,嬉笑怒骂,评书论画,站立数小时后,亦兴致不减地为热情的粉丝挥毫提笔。不过是区区三年的光景,再看今日傅翁艰难地翻开书页指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让人不禁有些唏嘘。也许旁人会认为他现在应该是在医院休息的人,如今少不了时刻看护在旁的陆蓉之说:“老爷说过,艺术给他力量让他继续走下去,他不要‘死在病床上’,他宁可在去影展的路上、在美术馆的开幕式上。我们已经留了遗嘱,会将我们戏剧般的人生、珍爱的作品、艺术收藏和研究书籍,都保留在故乡上海新场镇的艺术馆中。”

为陆蓉之造像∕镜片 28.5×33.5 cm

最感恩得叶公超提携,第一任太太王妙莲对自己的帮助,傅申说自己因此创造了“贵人链”一词。在中国台北的师范大学美术系读书时,黄君壁、溥心畬都是傅申的老师。后来遇到同样喜欢画画的宋美龄,两人尚能用浦东话交谈。而后在普林斯顿又拜在方闻门下,曾与之交游唱和者,蒋复璁、马承源、徐邦达、谢稚柳、启功、杨仁恺、王季迁……无不鼎鼎大名。遗憾不能用毛笔为读者留言,“现在写不了了,但看到以前自己的作品,还是开心。我对自己一生很满意。”傅申说。一切恍如傅申曾经写下的句子:是非梦中,似梦非梦,人生是非一梦中。(吴南瑶)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