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边看边聊 | 话说“伪名人鸡汤”

来源:     作者:江曾培     编辑:王瑜明     2019-01-17 14:53 | |

假冒伪劣猖獗,为社会之痛。“假烟假酒假味精,假医假药假郎中”,物质领域有假冒;“假书假画假古董,假言假文假语录”,精神领域也有伪劣。近年来,网上盛传的一些当代与历代的名人名言,有不少都是假冒。有一则爆红网络的“名言”:“我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我远离两种人:遇到好事就伸手的人;碰到难处就躲闪的人。”还有我谢绝两种人、我负责两种人、我珍惜两种人,等等。作者署名为莫言。实际上,这是为了变成“名人名言”的伪托。莫言看到后,哭笑不得地接连三次否认,表示“请作者领回自己的‘娃’吧。”

伪造名人名言,古已有之,不过于今尤烈。现在网上流传的伪名人名言,以“心灵鸡汤”式的文字较多。“鸡汤”的叫法源自美国从1993年到2008年出版的系列畅销书《心灵鸡汤》,大多用简短的故事讲述人生道理,还细分为针对特定人群的鸡汤,比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儿童鸡汤,林林总总,销售量很大,其中有 200 本书被译为超过 40 种语言,也直接影响推动了我国鸡汤式文字的发展。由于其大众化的口味,励志化的包装,快餐式的文本,能快速轻便地给人以一些“心理滋养”,因而受众不少人,特别是为网民所喜爱。

一些段子手之所以将一些自造的或找来的鸡汤式文字,冒称名人名言在网上传播,是为了通过名人效应,博取更多点击和关注,最终将流量转化为对商品或广告的关注度,实现盈利的商业目的。据网络上相关调查显示,鸡汤文大多由专门的微信公号或者APP等转发平台进行分发,注册人员再通过转发此类文章来获取分成。假冒的名人名言,不管它讲的是什么,本质是一种赤裸裸的文化造假,是对思想和精神的一种污染,是对名人名誉的侵害,是对文化的亵渎。有正气与尊严的社会,是不容与“假”共舞的。

有人说,“心灵鸡汤”能给人带来一些“心理滋养”,读读不是很好吗?应当说,“心灵鸡汤”式的文字,有选择的读一些是可以的,但它毕竟是浅薄的零碎的,满足于一鳞半爪、一知半解的阅读,会使人变得“无知而肤浅”,因而不宜成为阅读的主流。何况,那些伪造的名人“心灵鸡汤”,往往变了味,甚或有了毒素,更是不碰它为妙。比如署名为杨绛百岁感言的“鸡汤”:“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一“鸡汤”确能让个人主义者得到“心理滋养”,然而,“自己”真的能“与他人毫无关系”吗?多喝这样的“鸡汤”,是会中毒的。如今已经证实,这碗“鸡汤”并非是杨绛先生“烧”的。人的健康成长,固然不排斥喝些好的“鸡汤”,主要则是要吃好精品主粮。

在当前伪鸡汤的泛滥情况下,我们在谨防伪造的名人鸡汤的同时,也还要注意不为名人所惑,即使是名人说过的话,写过的文,也不一定“句句是真理”。鲁迅写过一篇题为《名人与名言》的文章,他郑重告诫读者的,是“我们应该将‘名人的话’和‘名言’分开来的,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这就是说,我们也不要盲目崇拜名人。对名人的话也要分析,不要一见着打着名人旗号的话,就不分黑白地加以膜拜,这样会少上一些当。何况,如今假冒的名人名言,其中固然有的是莫言这样的“名人”,不也有些虽有点名气却在学养修养上难以说是“名人”的人吗?按鲁迅的话,“对于他们的专门以外的纵谈,却加以警戒。”对“伪名人鸡汤”,就更要“警戒”了。(江曾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