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海派”宗师的上海往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沈琦华     作者:沈琦华     编辑:蔡瑾     2019-05-15 18:27 | |

54d5d39a4556567f7639f (1).jpg

来源:网络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海派”代表,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集诗书画印为一体,融金石书画为一炉。吴昌硕晚年寓居上海,从69岁一直到84岁驾鹤西去。在这里,他以读书、刻印、写字、绘画作为日课,乐此不疲。这15年,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最有建树的时期。 

69岁移居“吉庆里”

1673575916.jpg

图说:吉庆里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摄

静安区山西北路457弄上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弄堂,弄堂门楣上刻着“吉庆里”三个大字。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海派画坛处于新旧交替之时,尚无领军人物。画家王一亭感到,凭吴昌硕的社会资历和艺术声望,可以成为海上画派的领军人物,便力邀他“移家海上”。

1888756947.jpg

图说:吉庆里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摄

1913年秋,69岁的吴昌硕携子吴东迈来到上海。挚友王一亭为其租借了吉庆里12号的一幢旧式石库门两层楼房,房东是王一亭的侄媳。先前吴昌硕夫妇定居苏州,但也时常来吉庆里小住。此屋刚落成时,屋后是一片荒坟,因为这一缘故,吴昌硕将书斋取名为“去驻且随缘室”。两年后,该处荒坟被铲平,又建起新式弄堂,环境焕然一新。吴昌硕住石库门二楼东厢房,画室设在二楼中间,底层为客厅,陈设简朴。1985年,经吴昌硕弟子刘海粟、王个簃等人的大声疾呼,吴昌硕故居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803422664.jpg

图说:吴昌硕故居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摄

吴昌硕的吉庆里居所曾经名人云集,于右任、梅兰芳等都曾到访,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叶品三、吴石潜、王福庵等也曾在这里与吴昌硕共商发展大计。在这里,吴昌硕接受了众人多次恳请,担任了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上海书画协会首任会长和上海题襟馆书画会名誉会长之职。在这里,他课徒授业,耳提面命,培养了一批弟子,如王一亭、陈师曾、潘天寿、刘海粟、沙孟海、王个簃等。也是在这里,吴昌硕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创作了不少艺术价值极高的诗书画印佳作,将海派艺术推向海外。

纪念馆搬入友人老宅

timg (1).jpg

图说:吴昌硕作品  来源网络

除了吉庆里故居,上海吴昌硕纪念馆1994年就已成立,当时馆址在浦东新区川沙镇。2010年,纪念馆搬入陆家嘴东路15号陈桂春老宅。

说起来,这也是因缘际会的一段佳话。吴昌硕与陈桂春是老友,90多年前,吴昌硕为支持陈桂春创办医院,多次在此处创作义卖筹款资助。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辟有“吴昌硕生平陈列室”“大师画室”和“作品展示厅”。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