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七夕会美食 | 我爱绍兴“霉干菜”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玥     编辑:史佳林     2020-08-08 16:31 | |

绍兴的霉干菜是用芥菜做成的,芥菜叶子的大小也决定了霉干菜的口感,一般绍兴人会选用小叶的芥菜做成霉干菜,用其炖肉,奇香无比。绍兴人吃霉干菜也真是有一段历史了,感觉什么吃的东西都要晾晒一下,晒鱼、晒菜、晒笋、晒豇豆,以用来延续食物本身的保质期,便于储藏。有一个玩笑,说是绍兴人走沙漠是一定可行的,除了忧患意识超前,这干粮也是出奇丰富。

提到绍兴“黄酒、茴香豆和醉青鱼”,资深越地吃家可能会告诉你,绍兴“霉苋菜、霉千张、霉干菜”才是必点的,这几样不点到为止,誓不罢休,特别是霉干菜,一盘霉干菜焖肉下肚后,意犹未尽地走在越城区的青石板路上,孔乙己酒家门口站着喝一碗黄酒,弄几颗茴香豆嚼一下,醉眼蒙胧下与门口的孔乙己雕像握个手,随即临水边坐个乌篷船,伴着桨声回荡到天色昏暗。这种美食与自由的畅想,才是天南地北人来到绍兴的真正理由。离开绍兴时,最好把整个绍兴城的特产搬回家,等冷静下来想一想,为何一去绍兴总是酒坛和霉干菜,这不是孔乙己的错,可能,古城街巷让你徜徉在鲁迅笔中不能自拔,弥漫在青藤画里的绍兴乡风仍然夹带着儒雅的兰花之气吧。

霉干菜在绍兴菜中几乎都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的,以其朴实、融合的特点,深得文人喜欢。比如说烧肉,猪肉是主角;比如说煮河虾汤,霉干菜相当于味精;如果单以霉干菜成菜,就略显单调了。然而在一个宴席上,一道道以霉干菜为配角的菜肴,又让它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世上美味何其多,可就是一道煮了又煮的霉干菜,往往就牵起了乡愁。曾经看到过“身土不二”四个字,最浅的一层意思大概就是,自己故乡的食物最适合自己的胃,无论身在何方便想起了故乡大地的滋养,确实,每每带有故乡基因的菜都能嵌入人记忆的深处。

我也很爱吃“霉干菜”,待在上海,常有家乡美味可以尝。我有一位绍兴老乡,乐天派也很高尚,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典范代表,常常带回家乡美味,在我记忆里,他是一个可以为了“吃”这件事,从而不惜任何时间代价的人。计算一下,上海开车至绍兴至少2小时40分钟,这位老朋友可以一天来回,只为将绍兴美味当天带回上海,请众友人品尝。有一次我吃到了他带回来的“霉干菜”,一筷子下去,便知道这是正宗的霉干菜。往往不加笋的霉干菜,也是对品质要求最高的,上乘货在清代时还曾作为贡品,现在能吃到同样工艺的,算是不易。这对芥菜的原料和选材,以及腌、晒、蒸等程序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

另外一个吃正宗“霉干菜”的根据地,便是海派画家陈家泠先生的工作室了。巧的是,陈夫人是绍兴人,所以我们常常有幸能吃到“绍兴大阿姨”送来的绍兴美食。第一次见“绍兴大阿姨”的时候,在电梯里,她笑容可掬,提着一个大袋子,电梯里飘着饭菜香。

直至今日,我还不知道“绍兴大阿姨”叫什么名字,但这霉干菜烧肉,已然成为了陈家泠先生家的标志菜了,地地道道的绍兴口味。“哟!巧了,今朝有霉干菜,昨日还么,侬运道好额。”碰上拜访,又逢饭点,只要坐在那张小方桌前吃饭,总能听到陈先生这么说。久而久之,我知道我运气其实并没那么好,这是老先生好客的一种方式,他知道我是绍兴人,“霉干菜”在我心中亦是故乡,而 “霉干菜”在老先生眼里,也寓意了生活的质朴与平凡,这种精神在他笔墨方寸之间多有乾坤。

少许霉干菜一碗饭,平日里很少吃米饭的我,只要碰到有霉干菜,总是一大碗米饭下肚。这霉干菜要烧得油亮发黑才好吃,在嘴里咀嚼的时候,咸甜酸鲜四味,层层相扣,一筷子干菜涂上白饭,油渍把米粒染得发亮,此时,夹起米粒送入口中,比任何酱料拌饭都来得美味。(王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