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马信芳:郑克鲁,在翻译中找到乐趣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信芳     编辑:郭影     2020-09-21 12:05 | |

著名翻译家、法国文学专家郑克鲁先生于9月20日晚10点去世,享年81岁。

2018年6月15日,新民晚报“金色池塘”刊发《郑克鲁,在翻译中找到乐趣》,今与读者分享,以示缅怀。

2018年4月,新出版的38卷《郑克鲁文集》发布会暨郑克鲁学术与翻译思想研讨会举行。身穿黑色西装和粉色衬衫的郑克鲁脸色红润、神采奕奕。我问他如何看待退休生活,郑先生答道:“我在翻译中找到乐趣,因此才不辞辛劳,特别是退休后,依然一本接一本地翻译。”

在郑克鲁60年的翻译学术生涯中,已完成了1700万字文学翻译,近2000万字著作和编著,面对这样的累累硕果,我不由说:“今年正逢你的八十大寿。”“对,所以这38卷文集,是最好的礼物。”说到这里,他开怀地大笑起来。

从翻译家到研究学者

郑克鲁出生于1939年,其曾祖父是晚清启蒙思想家、曾写过《盛世危言》的郑观应。中学时,郑克鲁就酷爱文学,尤其对俄罗斯和法国小说情有独钟。报考大学时,本打算报考北京大学俄语系,不巧的是1957年俄语专业不招生,他报考了法语专业,从此与法国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郑克鲁觉得他很幸运。毕业后供职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师从李健吾先生。李先生要求他从扎扎实实的材料中求取真知,并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所以,郑克鲁在学术研究中特别注重搜集材料,从而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观。

当时的外文组组长卞之琳先生是他的“顶头上司”,卞先生建议他也要搞一点当代文学。这对郑克鲁来说,是个鞭策,他由此开始关注当代文学的动态,后来又系统地加以研究,这为他后来从事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外文所期间,郑克鲁看完了法文版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百分之九十的作品。他的翻译处女作是巴尔扎克的短篇《长寿药水》。接着又连续翻译了好几篇巴尔扎克的作品。1981年,他的第一本译作《家庭复仇》出版了。

《蒂博一家》是193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杜·伽尔一生心血的结晶,郑克鲁于1981年前完成了《蒂博一家》第一卷的翻译,五年内出齐了四卷。译作不仅得到了业界的肯定,1987年法国文化部向他颁发了文化教育一级勋章。

1981年至1983年,郑克鲁作为访问学者来到法国。回国时带回的众多书籍中,包含了一大批诗歌作品,译诗成了他的新爱好。1987年,他回到申城进入上海师范大学任教,从此开始了有计划地翻译法语诗歌,结集为三卷本《法国诗选》出版;后来又撰写了《法国诗歌史》。

郑克鲁写的《现代法国小说史》全面详尽地论述了20世纪的法国小说,而且分门别类,弥补了国内空白。正是在这两部著作以及对其他作家研究基础上,他又撰写出版了137万字的《法国文学史》。

还原“原汁原味”的波伏瓦

《第二性》是法国著名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最重要作品,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先后被译成英语等17种文字。作为法国文学研究专家,郑克鲁对此当然十分熟悉。他说,就波伏瓦一生著作而言,其最重要的作品就是《第二性》,此书影响深远,光公开发表的论文就有约2.7万篇。但它却迟迟未进入中国,此书出版后的17年,中国台湾出了《第二性》第二卷的译本,而大陆的节译本出现在31年以后。

《第二性》所引用的材料丰富翔实,论证相当严密。波伏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的生物学知识达到了专业水平,她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作也相当熟悉,她深谙人类学家关于原始社会的著述,而且涉及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心理学、文学、法律、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特别是第一卷有“很多理论词汇”,专门术语充满了艰深,法文原版长达1071页,译成汉字约有70万字。郑克鲁经受了考验,靠着他的学识和素养,用了整整两年时间终于译完了全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郑克鲁凭借其译作《第二性》(上下卷)从入围的十部大作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第四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重译总要比前人译得好

“我的研究与翻译道路是机遇与努力交织的结果。”谈起自己的治学与翻译,郑克鲁相当淡然,“在研究所里,研究工作是本行,翻译不算成果,然而我喜欢翻译。”所以退休之后,郑克鲁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翻译上,“以往的有些译本不是尽善尽美的,有些译本有不少错误,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一直在改变,这给了我重译经典的机会。如《基督山恩仇记》《茶花女》《悲惨世界》等。”

“当然,如果是重译,总要比前人译得好些吧,否则为何要你做重复劳动?”郑克鲁说,“其实重译并不轻松,因为有了老译本,读者自然会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因此,每个句子我都要斟酌再三,既要准确,又要通畅,并力求文字优美,即所谓‘雅’。我的重译,一是力求做到准确,将前人的错译纠正过来;二是在文字上要翻译得流畅,尽量给人美的享受,让人觉得确是一个新译本。”

郑克鲁的翻译观念从一开始想挑选还未曾译过的好作品,逐渐发展到翻译有广泛读者的作品,然后又发展到主要翻译一流作品。因为随着年事渐高,他觉得时间紧迫,不能随便翻译。

在38卷《郑克鲁文集》中,收录有郑译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等雨果主要作品。“剩下的字数不算太多,我决意全部译出,将来出一套《雨果小说全集》。”这是郑克鲁未来为之耕耘的新目标。(马信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