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百家话小康·文化生活篇 | 难忘的两次“触电”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侯宝良     编辑:史佳林     2020-11-08 17:26 | |

中学时我很羡慕一名在少儿广播合唱团的同学,瞧他的得意劲连老师们都为他倍感自豪。当年北京东路外滩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门岗,都有解放军站岗,是行人都绕道而行的神圣之地。
机会来了,2008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金色年代”节目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我写的《抚今追昔电脑情愫》一文,被征用播发。而后恰逢“金色年代”节目开播一周年,和播音员有了沟通的契机,由此一篇篇带着对新时代的感悟、感恩的播文不断由电波撒进了广大听众的心田。
2009年5月电台举办上海解放暨开播60周年专题节目,特邀我参加听众座谈会,还让我作为嘉宾与播音员做了一期节目。我当时真怀疑自己是否做梦,思忖从懵懂孩童到年近花甲的沧桑岁月,不正是广播伴随我一路缓缓走来,给我知识、给我信心,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啊。
再说电视。2016年《精彩老朋友》电视节目征招“乐龄大赛”参赛人员。这是老年智力竞赛的活动,在举办方的鼓动下我不知哪来一股动力去参加面试,居然还得到导演赞许走进了摄影棚。可那些知识面广而出其不意的试答题,一度令我有临阵而退的胆怯。最后我抱定“重在参与不为输赢”的心态坦然地面对了摄影机,一路过关斩将,没想到还获得了“周冠军”,心仪的著名电视主持人叶惠贤亲自给我颁奖,还与他和钱云两位老师合了影。节目一经播出即赢得众多亲友的赞许,特别是老同事们更是赞叹不已,我们深深感觉到在改革开放时代,每个人不分老幼,关键“敢”字当头,时间不在早、晚,成功始于当下。
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我是获益者,从早年一个技术含量极低的辅助工人成为管理领域的“经济师”。我又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学院派,从默默无闻的写作者到各地征文获奖不断。虽然我已走进了夕阳,但在这千载难逢的背景下,我融入绚丽的晚霞中,漫步在霞光四射的小康生活里。(侯宝良)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