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百家话小康·机遇篇 | 记住闸殷路干校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卢炳根     编辑:徐婉青     2020-11-22 10:04 | |

  小康生活不仅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改革开放就给了我一生难忘的机遇。这次机遇就发生在上海。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上海杨浦区闸殷路60弄50号,有一座当年属于华东电管局的干部学校。当时学校是新创办的,1982年秋季我有幸成为该校的首届进修生。

  两年后,我们企业管理、党政干部和物资管理三个专业四个班的160名学员,回到进校前各自的发电厂、供电公司和电建企业,相继走上了专业管理和企业中、高层领导的岗位。

  这是一段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求学经历。

  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华东区域电力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大机组、高电压大容量等级的大电网,相继建设投产。与此同时,解放后进入电力企业的老干部,亦进入了退休期。为此,企业领导从中层到高层,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而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时代需求,亦对企业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这批学员,经过组织推荐、考试合格后,进入干校进修。

  上海本来就是高校云集的地方,师资力量雄厚。干校的基础课教师,是从各大名校聘请而至;专业课老师,则是从当年电管局各处室中,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里选调。这一切,都是干校首任校长何介虹先生的一手精心操办。崭新的教学楼,宽敞舒适的寝室,还有设备齐全的运动场,使我们学员感到温馨如归。

  紧张的学习,从每天的六堂课开始。毕竟都是三十出头的年龄,少数学员已临近四十岁了。学员原先的学历知识,需要加温,记忆力需要再次唤醒,这似乎都成了我们学员面前的一只只拦路虎。面对困难,怎么办?当然是搬掉它!我记得每逢期终考试前,我就把高等数学的公式,用十厘米见方的白纸抄好,用一枚枚大头针,将纸别在睡床的蚊帐内,使我能在每天睡觉前默念数遍,加深记忆。

  为了保证学员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时年五十多岁的何校长操尽心血,他办公室的灯光,常常通宵达旦地亮着,为的是思考干校如何办好;他还经常下厨房,检查学员的饭菜情况,是否做得美味适口,还时不时叮嘱医务室,要给患病学员看好病、关照伙房做病号饭。各个班的班主任,每天有家不回而住在校内,随时深入教室和学员寝室,促膝谈心。任课老师,经常放弃休息,去教室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我们毕业后,学校又连续招收了数届学员,并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将专业扩大至财务会计、计划统计等学科。直至学校完成了为企业培养管理骨干这一历史使命后,转入电力党校,干校为华东区域的电力企业,输送了近千名管理人材,为本地区电力建设发展,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当年的干校所在地,如今已是华东电力培训中心。当年我们从干校盛装知识,为国家的电力建设,奉献了光和热。(卢炳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