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序跋精粹 | 一座城一个人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刘翔     编辑:王瑜明     2021-03-16 16:00 | |

时光之舟桨橹轻摇。

此书的写作,应是一个“意外”。《杨树浦文艺》杂志辟有一个专门记叙大杨浦今昔的栏目“杨浦人文”。编辑多次邀约写写“我和杨浦”的故事。虽然答应了,却迟迟没有动笔。琐事缠身固然是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此类题材的写作,我的情感需要沉淀与“唤醒”。直到近年才正式开笔以“杨浦履痕”为专栏总题,陆续撰写了18篇系列文章,其中“从杨树浦到十六铺,时空轮回承载着一个少年绵

延的城市记忆”一章,还被“学习强国”转载。

本书便是在连载稿件的基础上,改写并配上相关照片资料后完成的。为适应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结合书稿的内容,我将东方电视台、教育电视台、《新民晚报》为我拍摄的4个专题片视频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我的录音报道、配乐朗诵2个节目音频的二维码放在书的封底折页,只要扫码就可以收看、收听,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在视觉与听觉上亦能同步得到时空的延伸,从而使这本“静止”的纸质书衍生为一本“有声有色”的立体书,给读者别样的阅读体验。

在电脑上修改、审定全部书稿后,我如释重负。杨浦区原名“杨树浦区”,从小生活在大杨浦的我,整日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始终未能停下脚步,静下心来仔细“打量打量”百年杨树浦这片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和上海市中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近年来,随着大杨浦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那些逝去的日子也渐渐幻化为上海这座城市中的微尘,往昔种种记忆便开始在我的脑海里愈发清晰,最终激发出留住记忆与乡愁的写作冲动。

文字是温润的,饱含个人记忆的文字就是激扬在岁月长河的一朵朵浪花。翻阅21万字的书稿,感觉过早地完成了一部“回忆录”。于我而言,其实这只是漫漫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性“盘点”。在这些篇章中没有任何宏大的叙事,字里行间所流露的只是一个上海男人对大上海、大杨浦城区地标的一种私家记忆。作为一种尝试,我试图通过个性化的视角记叙、回望20世纪60年代到今天“一个人”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图景,运用自己和父母珍藏的家庭档案史料与老照片,让文字与影像交织,透过一张张反映日常生活的老照片,梳理出一个家庭、一个人的“照相”行为所构建起来的社会与历史逻辑,使读者能更直观地读懂一个上海普通家庭弥漫人间烟火气的老照片背后所蕴含的温婉与暖意,为逐渐“冷却”的昨天保温,从个人心灵成长史读出大家共同的记忆和话题。

记忆是人的本能,记录是作家的自觉。历史承载着民族的共同记忆,守护上海这座城市的史实,历史才有深度,而史实就是串起历史的那一粒粒细微水珠。时光的流逝永远都是一条无法“调头”的单行道。回不去的是时光,还能回去的仅是我的绵长记忆。我能做的就是让光阴变成故事,让故事进入历史,最终使历史在文本中回响,传递一种真实可感的城市发展和个人命运的交错与魅力。亦即:一座城,一个人。(本文为《时光——一个人的杨树浦叙事》自序,有删节,作者刘翔)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