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七夕会 · 美食|竹蛏汤里乡思情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关立蓉     编辑:钱卫     2021-11-20 09:04 | |

  每当思乡情动,我总要做一锅竹蛏汤。

  多年前,我从黄海边的一个小城随军来省城生活。刚到城里的那段日子,每次去菜场,心里都暗暗失落,蔬菜和肉类产品琳琅满目,海鲜很少。不免想念家乡的菜场,那可谓“十家三摊铺,一日两潮鲜”……直到有次,经过干货摊点,意外发现出售老家的竹蛏干,那一刻,欣喜若狂。家乡的蛏,小巧玲珑,形似竹管,壳色嫩黄,所以称之竹蛏。蛏干取自新出海的竹蛏,置于烈日下暴晒,天地烘烤,时间酝酿,蒸发出盐和水,肉质肥厚,色泽淡黄,“活晒”后的蛏,放在鼻下闻闻,一股鲜香。

  聊慰思乡之情时,必然要做一锅竹蛏汤。

  蛏干在水里泡一夜,泡软后切下短短的“蛏鼻子”,洗净里面的泥沙。活的蛏,其实蛏鼻子挺长,在它新鲜的时候,大部分已经被切除,做成另一道名菜——“呛蛏鼻”,吃一个,浓烈的海腥滋味,咯嘣脆爽。当然,价格也是不菲。

  准备蛏汤所要用的食材,是个细致功夫:蛋皮丝,最好是草鸡蛋摊成,色泽才金黄;肥肉条,不带一丝精肉,完全雪白色;冬瓜条,刀功要好,切成统一的薄片长条,绿色筋络丝丝分明;木耳温水充分泡发,片片舒展滑嫩;点睛之笔,必须加入那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才能充分调出竹蛏的鲜味。在城市,文蛤当做稀有的海产品,在精致的玻璃柜里出售。

  肥肉条放进油锅,炸出香味,入蛏翻炒,再将文蛤和其他辅料一起倒入,最后一招秘诀,汤底用的骨头汤,丝毫不加一滴水。食材在铁锅里沸腾,一股股浓郁的香气逐渐蔓延开来。出锅入白瓷汤碗,酽酽的竹蛏汤,色泽奶白如乳,不小心泼在桌上几滴,竟不散珠。淡黄的蛏肉如嫩玉般隐现在汤中,如温泉水滑洗凝脂,难怪故乡蛏汤有个文艺名字——贵妃出浴,实在是名副其实。忍不住先尝一勺,浓香瞬间包围味蕾,温润绕舌,如梦如幻,妙不可言。

  在这氤氲升腾的鲜香中,想起有年春天,跟着父亲去海边寻竹蛏的往事。春天里的蛏是籽蛏,质嫩肉鲜。竹蛏寻起来不易,它不像鱼,在海里游弋,而是躲在沙滩里,有一个又尖又细的出气洞,不常下海的人难以寻到。但蛏爱群居,如果找到一个,带出一群,那就丰收了。跟在父亲后面,好奇又紧张。他一手拿着小铲子,一手拿着很小的网袋,弯着腰,看到小洞,兴冲冲地跑过去,铲了几下,听到“滋滋”响声,我心里一阵高兴,待挖出一看,却是蟛蜞。眼看着潮水快要上来,远处有渔民,挑着满网的文蛤,打着号子,急匆匆地上岸。以为这趟下海无功而返,无意间,我用手里的小竹棍朝一个小沙孔戳去,竟然发现了一只躲藏在里面的蛏,父亲大喜!四周寻找,一下子挖出了二三十条蛏,足有二斤多,塞满小网袋。那时,蛏有七八元一斤,在乡村做教师的父亲,月工资才三十多元。

  拍了张竹蛏汤的图片,发在家人群。刚学会使用微信的父亲,打了一行字:“眉目浑成银烁烁,肌肤嫩肌玉溶溶”。母亲发来的图片,一碗碗劈好的文蛤肉,依次列队在冰箱冷冻室,还有虾饼、蜕好皮的鲨鱼干……啊,乡思又动了,喝汤!(关立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