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今日宜川九里亭金杨家园 白鹤天地 漕河泾 金罗店香花桥春申家园安亭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侨梁 > 正文

英国译协主席韩斌:她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人物简介: 韩斌(Nicky Harman),英国著名翻译家,英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席。她曾在帝国理工大学翻译系任教,多次担任翻译比赛评委,主要翻译作品有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韩东的《扎根》,徐小斌的《水晶婚》,贾平凹的《高兴》等。韩斌于2015年6月与几位中文译者共同创办“纸托邦”平台,定期翻译并发表中文短篇小说和诗歌,向英文读者介绍中国文学。

 图说:韩斌(Nicky Harman)

今年9月,中国著名作家贾平凹著作《高兴》英文版的纸质书和电子书正式在全球范围发行。曾经,贾平凹被称作“中国杰出作家中唯一尚未被翻译过的一位”,他作品中丰富的陕西方言,浓郁的陕南情节,让许多译者望而却步。英国著名翻译家妮基·哈曼(Nicky Harman,中文名韩斌)是少数几位敢于接受挑战的翻译家。

图说:《高兴》英文版图书封面

问:您为什么会想要翻译贾平凹的《高兴》这本书?

韩斌(以下简称“韩”):我选择《高兴》有两个原因。首先,贾平凹是个非常优秀的作家,他扎根于陕西民间文化,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语言充满了乡土气息;他很会讲故事,充满了想象力,翻译他的作品也让我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其次,这是一本讲述流动工人的小说。这个主题打动了我。流动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在中国国内,有从乡村迁移到城市的农民工,在世界范围内,有从一个国家迁徙到另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他们可能是我们认识的朋友,也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打交道的人。比如我昨天遇到的出租车司机,他就来自克什米尔。就算我们自己没有类似的经历,流动工人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遭遇引起了我的共鸣。

问:您还翻译过贾平凹的短篇小说《倒流河》,这个故事是如何打动您的?

韩:之所以翻译《倒流河》,主要是为了参加一个比赛。当然,这个故事本身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尤其是贾平凹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在《倒流河》这个故事里,贾以一种宏大的视野叙述了一个村庄几十年的发展,以及村庄里的人的命运变化。他笔下的这个村子,男性占据了主导地位,女性是被隔绝在外的。贾平凹将自己的同情糅杂进了这些女性角色身上,这中间有些隐秘而且微妙的东西,需要读者仔细品味,比如女主角顺顺。由于结婚多年没有怀孕,顺顺很自然地把责任归咎于自己,并对亲近的女孩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这段话暗示着她和丈夫关系的转变。读者需要自己揣摩,才能理解男权社会里女性的无奈。

在《高兴》里,贾平凹也成功刻画了几个女性形象,我最喜欢的是杏胡。她也是一名农民工,同时非常地坚强、果断、独立。

问:除了西方读者之外,您觉得英美出版社对中国文学的接受程度如何?能和我们谈谈《高兴》英文版的问世吗?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韩:中国书籍在英美的出版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出版社要盈利才能生存,所以他们得挑选他们认为卖得出去的书。二十年前,几乎没有任何西方出版社会接纳来自中国的书籍。因为中国文学和英美文学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习惯了西方文学的读者很可能不太接受东方书籍,所以对于出版社来说,发行不符合当地读者阅读口味的书籍,可能意味着高风险。不过,目前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根据我每年的不完全统计,在英美市场出版的中国书籍数量在逐年增长。尤其是这些年,中国作品在世界文学奖坛有很多收获,更多西方读者会愿意去了解中国的文学作品,因此这类书籍在英美出版的势头也不错。优秀的出版社是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高兴》的出版过程有些曲折。2008年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本书并想找出版社合作,但没有如愿。于是我翻译了一些节选发表在《卫报》和一本文学杂志上。后来,亚马逊出版社和“亚马逊中国”找到了我,因为他们想出版贾平凹的书,刚好这本书的主题、长度、城市背景的设定,都很符合他们的期望。他们认为这是一本适合西方读者阅读的优秀中文小说,所以最终《高兴》得以顺利出版。

问:您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会影响英语读者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接受度吗?

韩:的确,西方读者在阅读中国小说时会感受到文化差异。但是读者其实是可以被“教育”的。举个例子,俄国作品最初被翻译成英文时,西方读者也觉得这种写作风格很奇怪。包括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一类享誉世界的俄国文学巨匠的作品,读者一开始都不能接受,但是适应以后,也可以学者欣赏俄国文学了。只要故事本身是好故事,作者写作功底深厚,翻译质量好,读者还是会喜欢的。

就文学风格而言,中文作家和英文作家在表达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我发现中国作家更倾向于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而西方作家会直接描述个人感受。我的总结可能过分概括了中西方文学的特征,不过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比如中国作家描写人物“翻白眼”,在中文里,这个动作体现着人物的情感,但在英语里不具有任何含义,只是一个单纯的动作。我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把蕴含的情感解释出来,好比“不耐烦地翻白眼”,“生气地翻白眼“,这样西方读者才能理解。

问:那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为西方读者而对文章改写吗?

韩:不会。我不会改动原作者的内容。如果原文有大量的重复,我会精简一下。我知道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汉学家)在翻译莫言作品时,会对原作有一些更改,但这是在通过和作者讨论,取得作者同意之后才进行的。

问:您的翻译习惯是怎样的,是先看完全书再翻译,还是一边看一遍翻译?

韩:不一定。理想状态下应该是通读全文再着手翻译。但有的时候,我会在没有读完的情况下就开始翻了。好处就是,我把自己放在读者的角色里,心里对小说情节的进程留有悬念,因为我不知道结局。这种体验非常有意思。

问:您会和您翻译的作家见面吗?

韩:所有我翻译过其著作的作家,我都和他们见过面。包括一位在翻译过程中病逝的作家,他当时已经病得很厉害了,我在医院里和他见了一面。我觉得能和这些作家见面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我总会有些疑问想要请教作家。不过作为一个专业的翻译,我尽量不问太多。我会先自己去研究、咨询朋友,然后整理出仍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再拿去问作者。贾平凹回答问题的方式特别有趣,有些陌生的概念我不能理解,他就画图给我。 

图说:贾平凹通过画图向韩斌解释在小说中提到的器物

问:那您目前有怎样的翻译计划?

韩:我现在正在翻译几个我特别喜欢的作家作品,其中有阿乙的一部小说。他是警察出身,很擅长写犯罪小说。接下来还会翻译徐小斌的几本短篇小说,我非常欣赏她的现实主义写作。我已经翻译完了颜歌的小说《我们家》,这本书的英文版将在明年出版。颜歌来自四川,会用四川话来描写家乡美食,非常有意思。还有一本抗战老兵饶平如的回忆录《我俩的故事:平如美棠》也翻译完了,但还没有出版。

问:从2015年以来,您一直通过运营“纸托邦”这个文化交流平台,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学,其中有大部分是短篇小说?

韩:是的,我们把短篇小说和诗歌作为切入点。因为对于读者而言,篇幅较小的内容读起来比较轻松,更容易上手。而且这个平台是非盈利的,对于译者而言,翻译短篇小说和诗歌不必耗费大量的精力,可以利用业余的时间来完成。

问:在为“纸托邦”挑选作品时,您有哪些要求?您通过哪些途径发现新的中国作品?

韩:我的要求就是,作品一定要优秀。我们翻译的大多是短篇小说,我们希望文章从头到尾都很精彩,因为对于篇幅很短的作品来说,读者一旦失去兴趣,就不会读下去了。作品方面朋友推荐比较多。长篇小说通常是出版社找到我,对于译者而言,与出版社合作是最理想的。

问:您有没有为“纸托邦”争取资金支持?

韩:我们一直都在争取来自各类社会机构的资金支持。在2008年我们获得了英格兰艺术协会的支持,这笔资金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我们正在为其中几个翻译项目争取资金支持,还在等待结果。比如,我们现在想做一个在线的科幻小说翻译项目,就是邀请年轻的翻译参与在线的翻译练习,每个人都翻一部分,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样参与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我们也有新作品产出。如果可以获得资金,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益处多多的项目运营起来。

问:中国正在大力推行“走出去”政策,其中也包含文学作品。您是否考虑过和中国官方组织一起推广中国文学?

韩:我认为将来是有这个可能的。据我所知,发行徐则臣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英文版的出版社就从中国获得了资金支持。但想要和官方合作,还存在一定困难。比如,中国官方组织会在网站上公布一个参考的书籍列表,但是这些内容有些都是中文的,对于外国出版社来说获取信息就成了难题。不过,我认为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所以对于“纸托邦”和其他英美出版社同行来说,我们有机会去获得来自中国官方的支持,也希望在未来能有一些合作。

本文作者 陈俊豆

本报综合英侨网

今日热点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87岁上海老奶奶14载织500件爱心毛衣 登记遗体捐献做“最后贡献” 2017-11-03 17:05
聚合
领航新征程 领航新征程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详情]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汽车遥控钥匙作为连接车主与爱车之间的重要工具,无论实用性还是设计...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