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侨梁 > 正文

“孤独病”渐成社会问题,欧洲各国不淡定了

来源:综合     记者:综合     作者:综合     编辑:梅璎迪     2018-02-06 15:06 | |

在英国,孤独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趋势,越来越多英国人在承受着孤独感的侵蚀。这其中,老年人受影响最为严重。

据红十字会数据显示,英国6560万人口中,有900万人时常感到孤独。这部分人群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而触发孤独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失业、亲人离世、分手等等。

英国约有20万名老年人每个月仅能与亲人朋友交谈上一次,75岁以上的英国老年人中有一半独自生活,这个数字约在200万人左右。许多英国人数天甚至数周和外界没有任何往来。

对此,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决定,基于“孤独感是现代生活中可悲的事实”,英国将成立“孤独部”,以应对这一日渐棘手的社会问题。

梅姨任命了英国体育与公民社会事务部部长特雷西·克劳奇(Tracey Crouch)兼任孤独部负责人,接手治理英国日益增长的孤独人群问题,主要对象为那些身旁无人可以与之交谈、分享想法与经验的人群,并将重点照顾对象落在老年人、需要陪护者、以及失去近亲而郁郁寡欢的人士上。

英国才宣布设立“孤独部”,德国就不淡定了,“重视‘孤独’人群,加大救助投入”的呼声不绝于耳。德国 社民党健康领域专家卡尔•劳特巴赫表示:“孤独感能增加60岁以上老人的死亡率及老年痴呆症患病率,所造成的伤害不亚于过量吸烟。德国务必设立一名相关责任人,最好是在卫生部门,来治理现代人的孤独问题。”基民盟政治家马库斯•温伯格也呼吁“不能回避孤独这一问题,而应提高重视、推动研究、建立项目、发展新规划。”

恰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而这两者都是普通人难以达到的。不论年纪,不论你处在人生中的哪个阶段,孤独感都有可能找上门。

      加拿大最新统计显示,大约有1/5的居民一定程度上存在孤独感和社会孤立感。相关 研究人员和卫生保健业者正警告大家,孤独,正在变成一种“流行病”,如果地方政府不立即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种流行病可能会严重消耗公共卫生保健资源。

多伦多心理学家Dr. Oren Amitay说,孤独和社会鼓励干不仅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病,而且也是导致人们精神困扰的一个重要原因。

Amitay说,“孤独会导致压力,压力会导致一切,不管是抑郁、疲劳还是焦虑。对许多人来讲,这可能不是他们内心的自觉思维,但毋庸置疑的是,人们确实害怕孤独地死去。”

2015年,美国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杨百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孤独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就像每天抽15支烟一样可怕。这项研究对超过300万名参与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使早逝风险降低50%。

在2016年加拿大的人口普查发现,加拿大1人家庭占所有家庭的比例高达28%,自2001年以来,有孩子夫妇的数量一直在稳步下降,目前占所有家庭的26.5%。

安省老年人事务部长Dipika Damerla说,政府最近投资了1.55亿加元来解决老年人的社会孤独感问题。她说:“人们既想尽可能的独立生活,但又不想以社会孤立感为代价,而这个1.55亿计划就是将两个想法结合在一起。

如果时长感到孤独怎么办? Amitay博士说,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让人们找到一个喜欢的事情做。另外,养一个小宠物也可以帮助那些因为身体不好而被隔离的老年人。

除了老年人外,留学海外、身处异乡的年轻人也容易患上“留学孤独症”。

● 什么是“留学孤独症”?

“留学孤独症”指那些海外求学的年轻人在异国生活中“离群索居”,喜欢窝在宿舍或室内,过着基本是三点一线的生活:上课、打工、回宿舍,不愿与人交往,很少参加校友会、社团等社交活动。

● 被低估的学习压力

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跟活力四射的当地学生相比,留学生不仅学习压力大过本地学生,生活的乐趣也比本地学生要少得多。

留学生@凝说:“面临无法毕业的风险,家长对于自己学习成绩不好、精神状态不好的不理解,只是觉得我没有努力,只是告诉我不要浪费她的钱。男友说毕不了业就是我这个人有问题,可能感情也不能继续。”

本报综合微信 公众号“  道德经 ”“加中生活圈”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