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侨梁 > 正文

病毒、塑料、畸形……海洋再污染下去海鲜就要消失啦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梅璎迪     作者:梅璎迪     编辑:梅璎迪     2019-03-21 12:20 | |

研究显示,全球近30亿人依靠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来维持生计。人们靠海吃海的同时,却没有足够重视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的影响: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海中、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海洋酸化,每年倾倒的近百万吨塑料垃圾正填进海洋生物的体内……

图说:诺如病毒。图片来源:英侨网

英国7成生蚝看上去没那么美

近期,英国科研人员就英国售卖的生蚝进行抽查检验,发现大部分生蚝带有诺如病毒(norovirus),如果不经过严格处理食用,很可能导致发烧、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

据英国侨报报道,英国环境、渔业和水产养殖科学中心(Centre for Environment,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研究人员James Lowther日前表示,他们从餐厅、网店及市场售卖的生蚝中抽样调查了630款,发现有7成生蚝带有诺如病毒。

“大量未经处理的人类污水及农场废料直接排入大海,导致生蚝感染病毒。”James Lowther表示,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通常与食用受感染且未经煮熟的贝类海产有关。每年,英国都会报告数百起诺如病毒中毒病例。

英国科学家表示,人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导致贝类受感染。

图说:海洋变酸,贝类会溶解。图片来源: 新西兰中文先驱 

新西兰鲍鱼畸形

      贝类受到病毒感染,英国并非独此一家。此前,韩国、美国、荷兰等地,均有报告称发现大量感染病毒的贝类。不过在新西兰,贝类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据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网报道,来自奥塔哥大学海洋化学家Christina McGraw博士近日宣布,她和研究团队已发明出一种检测仪器,通过这种仪器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到底有多么严重。

 大家知道,当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当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海洋酸性也随之增加。而变酸的海洋,直接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

McGraw博士称,他们的检测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海水中的酸碱度。“如果饱和状态低于1,预计海洋中的碳酸钙结构就会溶解。换句话说,海洋中那些脆弱的贝壳就会破裂并溶解。目前看来新西兰水域的海洋环境尚且在1以上,但如果人类持续排放温室气体,那么很难说在不久的未来,海洋生物将进入‘溶解’模式。”

21年来,McGraw博士及团队测量着地表水的ph值,他们建立了一个数据系统。他们发现,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海洋的ph值在下降。“即使我们停止往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ph值还是会持续变化一段时间。”

来自NIWA的Cliff Law博士表示:“如果回到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也就是1860年或1870年,在我们大量燃烧煤炭以及使用汽车之前,海洋的ph值约为8.2。现在,海洋ph值徘徊在8.1左右。虽然仅仅是0.1的变化,但相当于水中的酸度增加了大约30%”

科学家们预测,到本世纪末,海洋ph值会下降0.3至0.4个单位,“从工业化前的水平来看,酸度增加了大约150%。”为此,NIWA在实验室中建立了一个模型,把水的ph值调到和预期的世纪末相同,发现鲍鱼产的幼崽壳体往往是畸形的。同时, 在较低ph值环境下生长的其他贝类个头也要小得多。

图说:贝类体内测出微塑料。图片来源:欧洲时报中东欧版

除了病毒,贝类还含有微塑料

       海洋贝类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人类向海洋倾倒的大量塑料。此前,欧洲多个研究团队已在不同海域发现贝类体内含有大量“微塑料”。

什么是微塑料?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这一概念是2004年由英国的科研人员首次提出来的,微塑料有片状、线状或块状等很多形态,它由于体积小,肉眼常难以辨别。

据欧洲时报中东欧版报道,微塑料多见于各种海洋生物,主要是存在于鱼类的组织器官中,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把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

海洋生物,尤其是贝类是微塑料重灾区。研究人员发现加拿大的养殖贻贝每千克软组织中最高达1.3万个;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等团队发表的研究成果称,欧洲市场上销售的贻贝体内积蓄有许多微塑料,贝类遭污染的情况很有可能遍布全球;挪威水环境研究所(NIVA)的一项研究显示,北极地区的贝类经检验,也发现体内含有微塑料。研究人员表示,洋流和风力可以将欧洲和美洲的塑料吹送至北冰洋。“在我们抽样检测的贝类中,微塑料到处都是。”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9年发布的《海洋中的初级微塑料》,每年大约有95万吨初级微塑料排入海洋,人类通过食物链,又摄取了这些微塑料。有研究表明,直径小于20微米的塑料颗粒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这些细小的颗粒进入血液,对人体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

新民晚报记者 梅璎迪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