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问水,别人领略到的是风景如画,钱汉东追寻的却是弘扬文化。在别人探幽揽胜的时候,他坚持12年,为各地名胜古迹立碑题匾200多件。这位上海文化名人,用笔墨点缀中华名山大川,增添文化亮色,最近还出版了《江山胜迹——钱汉东中华名胜题刻选》一书,该书遴选碑匾达120件之多。
图说:钱汉东在钱王训示碑前留影
在松江,发现元贤杨维桢墓地
从钱汉东位于沪西曹杨路长城大厦53层楼的工作室望去,满眼风光,景色独好。他曾师从著名书法家任政,大笔挥洒,锋棱瘦骨,自成一格。
能为名人故里、名胜古迹题碑刻匾,被书法家视为至高荣誉。我们的谈话,从《江山胜迹》一书聊起,也从上海之根——松江开始。他指着书的85页说:“8年前,朋友告诉我杨维桢的墓在松江,我就开始寻找。”
杨维桢,元代文坛领袖,书画大家,先后在松江生活了近20年。“我国被列为国宝级的书法作品共有54件,其中编号044的作品就是杨维桢的《张南轩城南唱和诗卷》。该作品书法结构奇险,笔法古拙峭拔。”
几经周折,钱汉东等人终于在天马山东麓干山找到了杨维桢的墓,初次上山,一眼望去,墓周野草丛生,荒芜凄凉。
如今,这里已是旧貌换新颜。亭台楼阁精致,曲径长廊通幽。钱汉东题写的“看剑亭”匾额高高挂于亭上;书写的亭联“干氏千年居此山;题诗给事最悠闲”道出了古代文人的情怀。
浦东大地,古巷老街,乡野渔村,都留下了钱汉东的足迹。“在周浦发现明代抗倭遗址,纯属偶然。”他说,周浦有一座“顾家老宅”古建筑,是一幢晚清风格的江南水乡四合院宅子,陷于现代化住宅群的包围之中,急需整修。一次勘查,他发现了一个有奇怪名字的村子——旗杆村。
无心一问,竟问出了“故事”。该村老书记顾长生说,旗杆村一带从明代起叫瓦屑墩。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屡犯上海沿海地区。瓦屑自发组织乡兵,奋起抗击,并以大旗杆为号,用不同颜色的旗帜代表不同的敌情。抗倭胜利后,这里就成了旗杆村。在钱汉东的建议下,这里后来立碑建亭,钱汉东为之题写“明抗倭遗址”。
在上海,钱汉东还为沪西地标建筑长城大厦题字,巨石大碑背面是“钱王训示碑”,“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第一碑,献给陶瓷考古之父
钱汉东题匾碑刻200件,从时间上追溯,则要从2007年算起。他心目中的“第一碑”,为“中国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纪念碑。
钱汉东不仅是书法家,还是考古学家、收藏家。12年前,他深入浙江龙泉考察青瓷遗址。龙泉到处是崇山峻岭,当年连日寇都难以入侵。作为田野考古先驱,陈万里骑着小毛驴,经历艰辛,8次深入龙泉,终于发现了青瓷。钱汉东深深敬佩大师的人格魅力和历史贡献,向当地建议为陈万里树碑记录历史。当时陈万里已去世30多年。
为了推动这一工程,钱汉东多次在报刊发表文章,甚至有的文章长达近万字。他还购买了1000份报纸赠送当地阅览。“起初当地政府并不十分赞同,因为陈万里不是龙泉人。”但在他的奔走、牵线、推动下,终于成就这桩好事。
现在,龙泉已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非遗瓷器文化基地。大窑村立起陈万里纪念碑,建起亭台,塑造铜像。“碑文写作可谓千辛万苦,因为文体十分讲究,我写了一个多月。有时想到一个更好的字,半夜里起来修改。”
他希望,金石永年,陈万里的精神可以千秋万代流传下去。
图说:钱汉东(右)与王克坚乡友在雁宿湖“报春亭”前留影
精气神,对古人文化的追寻
走遍千山万水,踏破崇山峻岭。钱汉东的身上,有一股精气神。这股精气神,表现在对“一千年才出一个人物”的屈原、李白、苏东坡的敬谒,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追寻。
2017年,他应湖北省文物局之邀,为秭归屈原祠主殿写匾“中华诗祖”,为碑廊题写“日月同光”,为屈原墓题碑。“为了写好‘楚三闾大夫之墓’七个字,我写掉了一刀宣纸,即100张。”他说,屈原是他从小崇拜的偶像,有些诗句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反复书写,这个过程也是心灵陶冶的过程,我怀着崇敬和热爱,感受着他的伟大和不幸。”他说,这是他一生的殊荣。
为了追求题字作品的美感,他翻遍《中华行书大典》,借鉴古人各种字体造型。“特别是‘墓’字,我模仿了王羲之《丧乱帖》中的‘墓’字,广泛征求同道的意见。”
他向李白纪念馆赠送了仅次于国宝真迹的雕版拓片手卷李白《上阳台帖》。李白书自咏四言诗《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他还为采石矶李白青莲祠书写楹联:“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为了“走近”苏东坡,他沿着仕途坎坷的东坡先生一生的足迹走访密州、徐州、杭州、儋州等地,采访当地文人学者。他撰写了“浪卷机矶头叹一江逝水,文雄千古看百世流芳”。这块碑现存于黄冈东坡赤壁碑廊第一通。
他还为刘禹锡的陋室遗址、龙游石窟、丽江玉龙雪山等诸多名胜古迹留下了墨迹。
爱家乡,支持诸暨文化建设
钱汉东说,题碑刻匾是属于庙堂之上的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树碑立传,则是中国士大夫文人的向往和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江山胜迹》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篇幅献给了钱汉东的家乡诸暨。“11岁时,我在钱氏宗祠里,看到匾额上的好字,被深深触动了。那个时候我开始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可以说,故乡文化对我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现了元末新州古战场;为诸暨五泄景点题刻“五泄奇观”,则是他平生第一次刻在壁崖上。他力求传承“二王”书风,努力将作品与周围美景相吻合。如今,山坡壁崖上的红漆大字,引得众多游客拍照留念。
钱汉东所题写的碑匾挂联的诗文内容,大都是原创。能用文言文写出文采斐然的词句,这得益于他本人厚实的人文知识基础,以及将不同艺术领域的知识技艺融会贯通。“用自己的拙笔为中华名胜增添一点文化亮色,用自己的薄技为祖国大地平增一些人文色彩,做这等事,我很乐意。”钱汉东说。
新民晚报记者 陈浩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