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上海滩 > 正文

沪一动迁地块发现原英租界界碑 文保专家:需抢救性保护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驰     编辑:金晶     2017-12-28 18:08 | |

历经岁月 界碑上的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jpg

图说:历经岁月,界碑上的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 来源/读者供图

  近日,上海市民王先生打进本报962555热线。反映他在新会路一处动迁地块内,发现了一块疑似原英租界界碑。可惜的是,这块界碑却长期被人当成“垫脚石”,并随时有被破坏和丢弃的可能。王先生希望,这块历史见证实物能被文保部门保护起来。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文史爱好者。平时走街串巷,“隐藏”在城市“角角落落”里的文史遗存,特别能吸引他的注意。前天,他在新会路234弄内闲逛时,突然发现,弄堂底部左转第一个“门洞”处,一块长约70余厘米,宽约25厘米的大石头正“躺”在一家石库门住宅入口。王先生说,据他考证,该弄堂原属英美公共租界内,而这块碑石,很可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附近是动迁地块,不知道这块租界界碑,会不会被人当成普通的石板给扔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抢救’,保护起来。”

读者拍摄下的界碑.jpg

图说:历经岁月,界碑上的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 来源/读者供图

  记者从王先生拍摄的照片上看到,经过日晒雨淋,界碑正面刻有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都有明显的磨损。顶部刻着的“B.C.”两个英文字母还依稀可辨,下方的数字早已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出“1”和“8”两个数字。“这些字母和数字里的‘秘密’,还有待历史学家去解开。”王先生表示。

  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毅在查看照片后告诉记者,经初步认定,这是一块原英租界界碑,对研究上海租界史和城市变迁史有相当价值,应该立即得到抢救性保护。至于它的文物价值,则有待进一步研究。“租界碑石是城市记忆的实物见证,上海历史博物馆将会是它最好的归宿。”王毅同时表示,过去,很少有市民关心路边墙角的租界界碑等文物遗存,但随着文物保护意识宣传的深入、近年来媒体不断呼吁,目前,市民对城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特别关注。“市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整个城市文明素质进步的体现,同样值得点赞。”

  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