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徐驰 特约通讯员 何东)1月10日上午11时许,市民黄女士在她儿子陪同下,前往农行上海普陀西站支行办理跨行转账业务。业务经理关秋玲接待时发现,交易对方是某消费贷款公司,当询问黄女士对方开户行时,她的儿子表示,只知晓是某银行广州分行,并出示了与对方的微信聊天记录。这个细节立即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工作人员追问转账原因时了解到,黄女士在某App上购买了一套家装用品,价值9000余元。随后,她选择消费分期贷款。结果没多久,一个私人微信号添加她好友,并声称是某消费贷款公司。
对方告知黄女士,只要汇款7732元至该账户,就可以结清所有款项,相当于减免了三分之一消费贷款额。业务经理根据添加黄女士微信的是一个私人微信号以及办理贷款先转账付款这两点断定,该笔转账为电信诈骗,并将以上情况汇报至网点行长。
经过不断提醒和劝阻,黄女士恍然大悟,停止转账,并表示,不会再在其他银行柜台或自助设备上划款,以免造成资金损失。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