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除了酷暑之外,最扰人的便是那些疯狂的蚊子。蚊香作为杀蚊利器,居家必备,然而蚊香在毒杀蚊虫的同时,对人体是否有“毒”,夏日闻“香”安全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蚊香的主要有效成分(0.2%-0.4%)为除虫菊酯杀虫剂,其毒性较低,对人体几乎无害。而90%以上则是有机填料,粘合剂、染料以及其他添加剂,主要用于无焰闷烧。蚊香燃烧的烟里还有超细微粒,一盘蚊香释放的微粒量和4-6包烟相同。但并非所有的蚊香都会产生致癌物质,只有燃烧不完全时,才会产生多环芳香烃、羰基化合物、苯等可能致癌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劣质的蚊香中含有六六六粉、雄黄粉,会使人慢性中毒。婴幼儿和孕妇等体质较弱的群体慎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正常人群也应该避免长时间点燃蚊香,室内最好使用无烟蚊香,这样刺激性和毒性可以降到最低。
虽然蚊香用了几十年,但正确的使用方法还需“划重点”。蚊香应在蚊虫叮咬高峰前使用,最好是晚上7时左右。15平方米以下的房间用一个蚊香即可。蚊香放在通风处,一次使用量最好是一根(一盘),接触后要洗手。使用盘式蚊香时,如果很难点燃,或燃后发出刺激性气味,人出现嗓子疼、眼睛红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幼儿不适合应用蚊香,建议使用蚊帐。孕妇禁用有烟盘香。(本文来源:新民晚报-康健园周刊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博士 周剑平)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