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27名上海援藏医生续写多个“第一”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施捷     作者:施捷     编辑:张庆龄     2018-08-03 15:02 | |

  又一批上海“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队员们本周凯旋!这27名中青年医疗骨干,在去到海拔38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之前,分别隶属于本市不同市级医院的不同专业领域。

3.jpg

图说:李宪凯医生在萨迦县养老院 来源/资料图(下同)

  一年来,他们从前任手中接过“传帮带”的重任,助力这家上海对口援建的综合性医院最终冲刺“三甲”成功;他们在各自“后方”所在医院的支持下,继续推进“以院包科”模式,将“上海-日喀则医学××疾病诊断中心”扩建至10家;他们也尽自己专业上的最大努力,为辖区内占西藏人口四分之一的80万藏族同胞,创造了多个新的“西藏首家”“日喀则第一”。

4.jpg

图说:茅腾医生手术中

  戏称自己为“小队长”的茅腾医生,是市胸科医院的一名胸外科大夫,进藏前体检时有过一点小折腾,入藏工作后差一点因为某个“指标”升高而考虑离开。“但是,我们27个兄弟都坚持下来了”。他说,大家都很感激援藏一年的经历,“即使只是从微观上解决了很多原先不能处理的问题、不能开展的手术,也救治了不少患者”。

  奇思妙手

  在前后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中,来自仁济医院的张进,是第一个派赴日喀则的泌尿外科专家。他至今还记得初到科室熟悉情况时,一眼就撞见了来自定日县的小哥俩,一个10岁、一个8岁,小小年纪就双双患上了膀胱结石,须立刻进行手术治疗。“这里仍广泛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为了取出结石,要在两个小男孩身上划开一道近20厘米长的口子。”

  张进医生突然有了“必须要做点什么”的冲动,他不能在微创手术时代,再让病人带着那么大的刀口回家。他去医院的库房里,意外找到了一台闲置多年的气压弹道碎石机。虽然“气压弹道碎石”稍稍有点落伍了,但总比“开大刀”强吧。联系当年的供应商重新调试,说服院领导“批钱”完善配套设备。几个月后,张进操刀的第一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将日喀则人民医院的泌尿外科“拽”进微创治疗时代。

5.jpg

图说:张进医生在义诊

  有了开创性的“淘宝”经验,张进医生的下一个目标,落在了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上。医院虽有早年购进的相关设备,但缺少关键部件“电切环”,而重新购置需要大笔支出。听说妇产科曾经购置过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电切设备,他便“缠”上了手术室护士长。终于,他们将库房里找到的妇产科电切环与泌尿外科设备自行“组装”,治疗如愿开展。

  名师高徒

  年轻的虞剑医生来自大名鼎鼎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由周良辅院士挂帅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脑学科诊治中心”,已是一个标杆。

  “我这一年里能干些什么?”虞医生坦言,要在华山医院当科主任,至少得是一名博导、教授吧。自己在日喀则当主任,有压力,但要当作动力。他做重症监护病房筹建工作,做之前这里没有开展过的大脑前动脉瘤、眶颅沟通肿瘤、重度颅脑外伤手术,但更花心思地做全科室的业务学习和师徒带教,甚至手把手地教授如何用显微镜。

  从最基础的脑部解剖讲起,从如何写规范的病史讲起。光是讲脑部磁共振读片,虞剑医生自编讲义,神经外科一种疾病一种疾病地讲下去。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他还让小医生们将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再分配给大家回家分头做准备,下一次课程就轮流“主讲”。

  达瓦主任在日喀则干了20多年外科,原来这里的动脉瘤手术都不做微创。与虞剑医生一同上台,关键部位达瓦都会客气地说“你上”。事实上,虞医生已悄悄注意到达瓦私底下一直在翻书做准备。有一天,两人又搭档手术。“所有的周围剥离都弄清楚后,我对达瓦说:这次你上!”当天晚上,达瓦主任兴奋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夹了人生第一个动脉瘤!”一位拉萨的同行还专门打电话问“是真的吗?”虞医生连连称是。

  生死时速

  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搬迁新院、争创“三甲”期间,上海市儿童医院增派胡勇主任及陆春梅护士长,帮助医院新生儿科病房建成了无陪护病房。“这是迄今为止,整个西藏自治区唯一一个真正的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哦。”援藏一年期满,经历了全过程的宋之君医生说起这些,一脸的自豪。

  外人也许很难想象,为减少感染、实现大人与患儿“分开”,宋之君他们是如何一点一点地培训新生儿病房的医生护士,教会他们喂奶、换尿布等护理以及所有病情观察;又如何引导患儿家长一点一点地习惯,减少陪伴直至放心地不陪伴。由于高原等原因,这里的早产儿、低体重儿比例较高。经过“组团式”医疗队3年努力,日喀则新生儿死亡率已从18.7‰下降到11.6‰。

  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李宪凯医生,在援藏期间也拿下了多项“第一”:建立了日喀则市第一个心脏监护病房、第一个导管室,成功开展了第一例冠状动脉造影术、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支架植入术。“在海拔近4000米处,身披30斤重的铅衣,边吸氧气边与死神竞速”,李医生真是了不起。

  而让李宪凯更感欣慰的是,在他的积极建议和推动下,日喀则市建立了第一个“胸痛中心”,它也是全国海拔最高的“胸痛中心”。“从心梗患者进医院大门,到堵塞血管被打通,国际标准是90分钟之内,我们可以做到40分钟”。带着4名当地“徒弟”,“胸痛中心”24小时值守,他们已成功抢救了10例病人。

  听完几位医生的叙述,记者昨天又联系上了已赴藏两年的上海医疗援藏团队领队、现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组书记张浩。他从医疗角度,给出一组直观明了的最新数据:截至目前,与“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前的2014年相比,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门诊人数19.96万人次,年门诊量增加67.75%;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下降2.65天;三四级大手术量占总量的20%以上,同比增加了3倍;抢救成功率提高至98.29%(提高5.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转院率有较大幅度减少,医院正逐步实现“中病不出市”、医疗服务能力覆盖部分“大病”的目标。

  新民晚报记者 施捷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