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国内首个“黏多糖贮积症多学科诊治团队”在沪成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施捷     作者:施捷 通讯员 夏琳     编辑:夏扬     2018-08-13 16:47 | |

VCG41483098985.jpg

来源/视觉中国

  新民晚报讯(记者 施捷 通讯员 夏琳)国内首个“黏多糖贮积症多学科诊治团队”近日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正式成立。团队负责人血液肿瘤科陈静教授表示,MPS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涉及多器官疾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通力合作,在各自领域里起到示范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提高全国MPS的认识与诊治水平。

  黏多糖贮积症(MPS)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蛋白酶——溶酶体酶发生缺陷,使黏多糖在体内不能被正常降解,贮积在机体各种组织而发生的一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除特殊面容外,还有矮小、智力落后、气道狭窄、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角膜云翳、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肝脾肿大、脊柱胸廓畸形、关节问题和疝气等。重症患者寿命仅10-20岁,存活患者也常常因为行走障碍、智力发育落后、盲、聋等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黏多糖贮积症属于罕见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100,000左右,因为罕见,患者的诊治常常被延误。

  有研究显示,造血细胞可以产生MPS患者所缺乏的溶酶体酶,通过移植,将供者健康的造血细胞植入,永久产生这些溶酶体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自2006年起开始尝试移植治疗MPS患者,积累了丰富经验,截至目前,共完成75例MPS患者的移植治疗,是全国最大的MPS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移植成功率达96%,居国际领先。

  陈静教授表示,根据国际MPS诊治经验,MPS患者移植前与移植后涉及多器官疾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通力合作,才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例如,MPS患者的气道和心肺功能常常存在问题,使移植的风险增加,需要麻醉、呼吸、心脏和耳鼻喉科的协作;又如移植后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骨科的进一步治疗,矫正移植前已经存在的多发性骨骼发育不良,以保障行走能力和手功能;而移植后的康复和回归社会也是MPS患者的重要任务。

  为进一步提高MPS患者的诊治水平以及远期生存质量,此次儿中心多学科诊治团队汇集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遗传代谢、呼吸、心脏、骨科、耳鼻喉、麻醉、内分泌、中医康复及社会工作部的诸多著名专家,包括陈静、张惠文、殷勇、黄美蓉、王志刚、陈洁、白洁、王秀敏、孙克兴、陈玉婷及他们的团队。MPS多学科诊治团队还得到了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的支持。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