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十院癌症中心与同济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攻关 肿瘤治疗策略取得新突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季晟祯     2019-02-03 10:07 | |

来源/视觉中国

明天(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癌症作为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在全世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是目前人类健康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传统的临床癌症治疗方法,包括创伤性外科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药物/放射耐药性以及肿瘤再生长的发生率增加等。因此,不断寻求新的治疗手段,特别是联合治疗成为新的趋势。跨专业跨学科间的合作研究在此趋势之下更显重要。

长期进化而来的人类先天免疫系统,通过分子氧依赖细胞失活,溶菌酶溶菌作用以及释放免疫细胞因子产生生物毒性,不仅可以攻击和消除细菌和其它外来异物,还能消灭癌细胞。中性粒细胞作为向肿瘤组织迁移的第一道天然免疫细胞,可以立即杀死异常细胞,激活长期特异性的适应性免疫反应。这一作用通常发生在几百纳米大小的中性粒细胞溶酶体上,其活性氧(ROS)响应性生物毒性是由髓过氧化物酶(MPO)、过氧化氢(H2O2)和卤化物离子组成的生物催化体系决定的。因此,酶诱导中性粒细胞活性氧(ROS)升高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这一新型生物化学治疗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解决肿瘤临床具体治疗难题。

同济大学自2018年启动医工理学科交叉科研合作以来,多学科之间加强科研合作交流实践,上月,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启刚团队联合同济大学癌症中心李济宇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表面磷酸酶引发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周围的寡肽自组装制备得到纳米凝胶,并在该纳米凝胶网络中引入级联酶体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氯化物过氧化物酶(CPO),从而构建出多功能SOD/CPO复合纳米凝胶体系(SCNGs)以模拟中性粒细胞溶酶体用于肿瘤治疗。该纳米凝胶体系在肿瘤微环境的响应刺激下能够发生酶级联反应将肿瘤组织中的活性氧转化为次氯酸和氧化能力极强的单线态氧,造成细胞毒性,可以实现不需外部能量激活而安全高效的治疗肿瘤,进而提出酶动力学治疗概念。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证明这一假设,表明充分利用肿瘤区域酶级联反应的酶动力疗法(EDT)调控产生单线态氧治疗癌症。同济大学吴青博士和何志刚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启刚教授和王霞副教授,同济大学癌症中心的李济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王启刚教授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生物氧化调控功能凝胶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不断探索更加稳定、高效的酶催化成胶体系和酶响应药物递送载体设计,在组织工程及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示出较大的应用优势。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济宇教授指出,同济大学癌症中心近年来聚焦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全面开展CAR-T、肿瘤新抗原疫苗、溶瘤病毒、TIL、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体(PD-1/PDL-1)等细胞与生物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该项研究的酶动力疗法(EDT)充分利用肿瘤区域微环境在生物催化作用下产生单线态氧来治疗癌症,为未来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转化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启示。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