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上海:抓8项重点工作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保障市民健康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任天宝     2019-03-11 16:13 | |

VCG211101778284.jpg

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下午,市政府召开2019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按照“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全力深化医改,加快推进健康上海建设,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保障市民健康,努力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副市长宗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上海卫生健康工作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领先水平,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3.63岁(其中男性81.25岁,女性86.08岁),孕产妇死亡率1.15/10万,婴儿死亡率3.52‰,三大健康指标均创历史新高。120急救反应速度大幅提升,平均反应时间13.8分钟,比2015年底缩短4分多钟。医疗服务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位,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全市364家医院门急诊总量2.6亿余人次。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超过666万人,重点人群覆盖率60.5%,提前完成国家任务,签约服务的内涵和质量不断提升,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连续三年居“沪上十大行业服务质量评测”首位。圆满完成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体现卫生健康服务综合保障水平。出台实施“健康服务业50条”,实施健康事业、健康产业双轮驱动战略,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逐步落地。医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10项科研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占全市获奖总数的50%,占全国所有医学类奖项总数的38.5%。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有6家医院纳入国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

  会议要求,要提高站位,从服务国家战略和全市发展大局的高度谋划卫生健康工作,加快建设健康上海,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要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增强全民健康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抓住自贸区增设新片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及“健康50条”等政策红利,推进卫生健康制度创新,探索试点更为开放的政策举措,制定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现代医药、医疗器械、健康信息服务、健康养老、养生休闲、体育健身等产业,形成与上海城市发展能级相适应的健康产业体系。要瞄准国际医学发展最高标准,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上海标识度的医疗服务品牌,带动全市医疗服务提高质量水平、提升服务能级。

  会议指出,本市要努力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019年要围绕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聚焦民生和产业发展,抓好8项重点工作:

  ——进一步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抓好市政府《关于加强本市社区健康服务促进健康城市发展的意见》的落实,向全市居民发布社区健康服务项目清单,完成80家智慧健康小屋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力推广面向居民的健康账户,让健康理念深入社区、健康资源汇集社区,健康服务融入社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研究制定新一轮建设标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服务站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把村卫生室建设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与激励直接挂钩,不断提高签约居民获得感、满意度。

  ——进一步优化分级诊疗制度,努力破解群众看病就医困难。推进“1+1+1”组合签约。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推动就医下沉,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推进区域及专科医联体建设,总结儿科医疗体、新华-崇明医联体、瑞金-卢湾医联体等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新推出一批布局合理、标准统一、功能匹配的区域医疗中心。根据国务院部署,对口支持相关省区,通过输出人才、管理和技术,用3-5年时间建成一批区域医疗中心,满足当地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依托全市58个医疗服务圈,加快建设本市层面的区域医疗中心,提供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就近解决大多数患者的大多数就医需求。

  ——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围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医院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做好与外部治理的有效衔接。要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和考核,不断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制度。

  ——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确保阳光公开。通过“质量保证、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药品招标采购改革,挤掉药品流通领域虚高水分,优化供应链管理。公立医疗机构要切实保证用量,降低群众药费负担,确保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落实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安全和使用效率。把按病种支付作为深化医保支付改革的重点推进,深化专题研究,加强方案论证,分类组织实施。实现需方、供方和支付方的共治共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守牢安全底线、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加强对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和健康教育。完善疾控中心与公卫中心联动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居民健康管理,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制订新一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慢病综合防治,为公众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疾病防治服务。聚焦孕产妇和新生儿、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认真组织实施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整优化精神卫生管理服务体系。

  ——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完善老龄健康服务和长护险试点工作。深化医养结合工作,努力构建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相结合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老年护理院要增强长期护理服务能力;养老机构附设医疗机构要抓好医疗护理指导及规范管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要提供康复等护理服务;为居家护理服务提供支持。通过四个层面,为处于不同护理需求层次的老年人,分类提供护理服务。推进长护险试点工作,多部门合作,加强统筹协调。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研究制定“健康服务业50条”配套实施细则。深入研究医疗健康服务业准入门槛,形成更为开放的市场准入环境,同时严格行业监管。重点支持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等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构建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支持健康保险交易平台建设,发展高端医疗服务,打造若干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培育一批高品质医疗服务领域龙头企业。

  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牵头建立省际卫生健康协作平台,形成定期会商协商机制。探索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本市优势专科牵头建立长三角专科医联体,探索诊断标准化、治疗一体化、质控同质化。推进应急救援合作,深化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推进示范区卫生健康工作。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中医药参与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抓好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名医大师和青年后起之秀。加快传承创新基地建设,建好国家和市级中医诊疗中心,推进中医综合治疗和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推进海派中医传承创新,发挥上海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标准化建设、服务贸易优势,提高中医药国际化水平,让海派中医走向世界。

  会议还对卫生健康系统重大风险防范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整改解决各种隐患问题。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