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每5人就有1人患干眼 这个毛病看似“不起眼”竟会致盲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马丹     2020-10-16 08:54 | |

医疗.jpg

日前,由爱尔眼科发起的国内首个“干眼关爱日”活动启动。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发布的《国人干眼多中心大数据报告》指出,我国每5人中就有1人患干眼。随着“读屏”时代到来,以及不良的用眼环境与行为习惯,我国干眼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经统计,目前我国干眼患者约有3.6亿人,干眼成为继近视眼之后又一国民眼健康问题。

《报告》对4685名患者的干眼类型及临床特征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该研究首次探索我国干眼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地域之间的差异,同时为临床干眼的精准治疗,制定规范化、精细化干眼诊疗流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干眼是由多类原因造成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是一种现代人的高发眼病。“干眼常见的症状是眼睛有异物感、干涩感、疼痛感以及疲劳感,有时候对风和空调比较敏感,有时会出现视力波动和模糊等。” 中国医师协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绍伟教授指出,有四类人群易得干眼症:一是长期熬夜和长期用眼的人;二是长期化妆和戴隐形眼镜的人;三是高龄的人群,尤其是女性;四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服用一些药物的人群,包括抗抑郁药、镇痛药等。据2013年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指出,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1%-30%,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干眼患者占眼科总就诊人数的30%以上。

亚洲干眼协会理事、中华眼科分会专家会员孙旭光教授介绍:“随着互联网、手机等的发展,由视频终端造成的干眼,在中青年群体(甚至青少年儿童)中越来越多。伴随空气污染造成的干眼也成为常见现象。除了环境、生活方式因素外,干眼致病原因还与全身性疾病、药物及情绪等因素相关。”

“干眼是一个慢性疾病,是逐渐积累的,干眼轻则会引起不适感,即刺激、干燥、疼痛,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休息;重则会引起角膜的溃疡,甚至穿孔,最后失明。所以干眼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孙旭光教授表示。

据悉,《国人干眼多中心大数据报告》由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历时两年多完成。《报告》数据显示:不同干眼类型中,蒸发过强型(缺油)占比最高,达51.3%。所有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者(包括蒸发过强与混合型干眼)占总数的92.8%,较国外报道的结果更高。

“很多人以为干眼就是‘缺水’,所以只要‘补水’就行,其实不然。”《报告》数据进一步证实了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干眼的主要致病原因,即干眼更多不是因为“缺水”,而是“缺油”。李绍伟教授解释,由睑板腺分泌的脂质,俗称“油”,它的功能主要是“锁水保湿”。因此,一旦分泌的管道阻塞,“油”分泌不出,锁水的功能就会破坏。所以,使睑板腺功能正常,是治疗大部分干眼的目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兼眼表干眼学组委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曾庆延教授解释,“干眼的治疗不是随意用点眼药水就能好的,它需要区分是哪种类型以及程度,再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通讯员 屈慧莹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