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双节临近,防疫不松,不管“应战”还是平淡的日子,都别忘了这群默默的“守‘沪’人”!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作者:左妍     编辑:罗水元     2021-09-17 16:25 | |

他们,是保卫城市的“隐形侠”,是追踪病毒的“名侦探”,更是捍卫人民生命安全的“守门员”。在疫情发生时,他们奋战在监测研判、病原学检测、调查处置、接触者追踪、环境食品检测等疫情防控最前沿。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但疫情防控容不得一丝松懈,正如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疫情防控流调队队长、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说,“疫情说来就来,目前虽然是常态化防控的三级响应,但我们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这样才能换来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和安全感。”

图说:医务人员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   上海市疾控中心供图(下同)

   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全速奔跑

从流行病学角度看,防治传染病的要诀是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是打好主动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础,也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核心要义。早发现,才能真正卡住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抑制疫情的扩散蔓延。

从2020年1月20日确诊第一例新冠病例至今,上海已成功应对多起本土新冠疫情,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流行病学调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疫情防控流调队,至今完成了2400多名确诊病例和4.8万密切接触者排查,检测了35万件重点场所样品,成功处置了140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和65余起冷链食品疑似阳性事件。

“看似波澜不惊,其实背后默默做了大量工作,上海防疫部队全速奔跑,靠的是高效的机制、精准的防控、市民的配合。”吴寰宇说,一旦发现确诊病例后,上海市区两级疾控中心连夜围绕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轨迹追踪以及相关接触人员排查,并对相关接触人员按照风险大小划定防控圈。“我们一直在和病毒赛跑,最大程度缩小疫情的影响范围,守护好这座城。”

   争分夺秒,抓住第一个24小时

时钟拨回至今年8月,上海再现本土疫情。流调不仅拥有值得信赖的“上海速度”,而且能用快速、科学、精准三个词概括。大家都很好奇,流调队员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吴寰宇告诉记者,快速、科学、精准来之不易,不仅是流调队伍的努力,更多的是各部门联动协同无缝衔接才能跑出“上海速度”。疫情发生后,马上启动“人、物、环境”同查,流调、检测、协查、基因测序,17小时内基本确定感染来源,24小时内基本完成密接、密接的密接、筛查人员的识别、排查、判定和管控。流调队员们努力在最早时间、从最低层级,用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最大程度地守护城市安全,守护市民的健康和生活。

 “病例1,是在浦东机场为境外货机服务的外航机械工程师,男性,埃塞俄比亚籍,44岁……”8月20日凌晨,上海在例行检测中主动发现2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深夜的浦东疾控,一下子忙碌起来。应急队员立即启动响应,争分夺秒开展针对两名病例进行调查。

“是的,我们一起吃了饭。”“我想想,我们好像一起在户外待过一阵子。”一个个线索、一条条记录,快速整合,拼凑出了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根据流调信息,外籍人士曾去过一家卖场,如何在这么大的空间里,把接触过的人员都找出来?难度可想而知。流调队员发现,这名外籍人士离开超市后,曾在一家商铺有结账记录,通过监控,流调队员迅速找出了病例。再根据他的着装,查看超市监控,掌握了其进出超市的时间、轨迹,以及相关接触人员。流调要做到多细?比如,如果遇到调查对象乘坐了出租车的情况,除了调查到精确的上下车时间地点,还要问清楚坐在前排还是后排、用什么方式支付、是否全程戴口罩等等,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密切接触者人群的范围都有重要价值。

   快速处置,最快时间作出最准确判断

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关键词一个是管控、一个是溯源。但这两件事,都离不开一个字——快。在面对具体的病毒时,总是一场争分夺秒的“闪电战”。特别是在发生疫情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以最短时间作出最准确反应,也就相对能以最小成本控制风险——病毒本身扩散的风险,以及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受挫的风险。8月以来先后出现的几例本土病例,均考验上海的应对速度。正是在问题出现后迅即开展精准排查、追溯并采取措施,依靠着“事不过夜”的应对速度,几次疫情均未造成大规模扩散。

当天发现、当天处置,24小时之内公布。“事不过夜”的背后,不仅有着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更有日益完善的联防联控机制、科学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等诸多优化设计与奋力拼搏,才能将“早、快、广”落到实处。

其实,作为上海新冠疫情防控的核心团队,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疫情防控流调队“精准、快速、科学、高效”的工作一直都受到高度评价。他们是火眼金睛的“细节控”,在海量信息中抽丝剥茧、追溯病源,一步步精准还原,一次次果断研判,追溯感染源头的“上游”,阻断疫情传播的“下游”,为抗疫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他们是永不停歇的“奔跑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流调、第一时间场所排查、第一时间检测管控。他们游走于刀尖之上,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跑出了令人赞叹的“上海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流调队伍不仅速度快,更强调精准,科学划定及筛查三圈层的风险人员,“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被国务院高度赞誉“不简单化,不扩大化,不‘一刀切’”。

作为口岸城市和超大城市,上海承担的“外防输入”压力是巨大的,但不论是否有疫情发生,这支队伍用过硬实力与无畏精神,为上海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值得信赖的生命安全防线。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