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上海两会 > 正文

两会特写 | 想留住人才太难了!吴蓓丽代表:上海要拼软环境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毛丽君     作者:毛丽君     编辑:赵菊玲     2020-01-16 20:04 | |

“说句实话,上海并不是很适合留住人才,我们现在想留住一个人太难了,就好像是为别人做嫁衣。”好不容易培养的博士生在就业的时候,跑了;研究很长时间的项目在成果转化的时候,去其他地方了……在屡屡遭遇如此“心痛”的境遇之后,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民盟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主委吴蓓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图说:吴蓓丽代表小组审议发言。毛丽君 摄

吴蓓丽代表的感慨引发了同组诸多代表的共鸣,浦东新区代表团五组的小组审议现场瞬间“炸了锅”。“我就想问问,我们出台的人才相关政策实际上并不少,但能留下的人到底多不多呢?您能不能跟我们说说,我们跟周边城市相比到底区别在哪里?”有代表发问。

面对这样的提问,吴蓓丽不自觉地顿了顿。“我觉得应该有一些指标,住房、薪酬待遇,这是非常现实的话题。”虽然有些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刺耳”,却是摆在眼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我们一个博士培养了5年,博士后2年,他最后跑到周边城市去了,当然这也不能怪他没有情怀,30岁左右上有老下有小,周边城市给的待遇高,这是非常现实的。”吴蓓丽说,随着苏、浙等周边省市的发展,上海在留住人才方面的优势正在减弱。

图说:人才问题引发组内热烈讨论。毛丽君 摄

然而,推进科创心中建设又离不开人才,怎么办?

硬件如果优势不明显,那就从软环境着手。“科研环境的营造,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吴蓓丽说,对于科研人才来说,住房、个人待遇固然重要,但“为了以后的发展,他会考虑整体的科研环境”,“合作环境怎么样?后面有没有发展的潜力?包括比如上海对一些‘卡脖子’‘卡脑子’的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怎么样?这些都是科研人才会考虑的问题,而上海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上海的科研氛围、合作环境、合作条件是非常优秀的。”

此次提请大会审议的《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对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描述,其中人才环境也有专门的章节,吴蓓丽说,很多从来没有提过但实际上大家都很期待的内容都被写了进去,“看了以后非常振奋,但还是觉得不解渴,后续的落地需要配套出台非常多的细则和政策,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你说的这些我也有同感,我们上海可能不跟外地拼钱,光拼钱也不是个良性循环,但可以拼政策出台的高水平,执行的灵活性、针对性、精细化程度!”同组的侯进代表说。

“对,这就是软环境!”吴蓓丽说,上海在留住人才的软环境打造上,现在开始重视还来得及。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