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上海两会 > 正文

两会话题|吴敏代表:引导青少年关注时政新闻激发爱国热情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毛丽君     作者:毛丽君     编辑:黄佳琪     2020-01-18 11:28 | |

“近几个月香港修例风波,我们看到青少年成为暴力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因为对我们的国家、社会缺乏了解。”如何帮助青少年正确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效提升青少年政治素养,培育青少年的爱党、爱国主义情怀?上海市人大代表吴敏建议,学校和媒介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提高中小学生对时政新闻的关注热情,加强培养青少年收看时政新闻的习惯,“让青少年讲好时政故事”。

图说:要 重视校园时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关注时政的校园氛围。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虽然当前社会对时政教育的认识已不断深化,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诸多瓶颈。作为台盟上海市委副主委,吴敏代表在调研中发现,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对时政教育的意识并不高,青少年对时政的关注不够。“中小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的比例可能还不到20%。客观来说,《新闻联播》也不适合中小学生看,低年龄儿童更加看不懂。”

和近年来各高校思政课的创新相比,中小学生的思政教育如何有效衔接、循序渐进?“《中国诗词大会》那么热,很多小朋友都去参加比赛,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古诗词的热情,这说明对于青少年来说,引导是有用的,关键要用合适的、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吴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她看来,在青少年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用合适的方法引导他们关注国内外时政新闻,对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至关重要。

吴敏建议,重视校园时政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关注时政的校园氛围。学校可以经常开展时政知识评比活动,通过树立榜样,发挥思政教育模范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步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同时,也可以在学校、市级等不同层面开展各类时政知识竞赛,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媒体上进行时政知识大竞赛,激发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的热情。

“比如,媒体可以举办时政故事大赛,引进一些激励机制,鼓励青少年参与;学校可以通过联赛、文艺演出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对时政新闻的热情,引导他们讲好时政故事。”吴敏说,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对国家、社会的了解,在和国内外青少年交流中,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