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郊野 > 正文

全国种粮面积最大的种粮大户竟是阿拉上海人!儿女重回农门陪父亲把沧海变桑田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云     作者:孙云     编辑:黄佳琪     2018-11-16 10:17 | |

在上海人乃至全国人的心中,一定不会想到全国种粮面积最大的种粮大户是上海人,在上海浦东新区东南角的海边,就有着他改造成功的其中一块良田,仅此一处面积便达到4.3万亩,相当于4000余个足球场的大小。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上海及全国各地开垦总计24余万亩滩涂良田的带头人,是一位曾经经营过房地产、皮具制造、装潢、市政等不少行当的私营老板,以及他的一双在大学毕业后重回农门的儿女。金秋时分,在这片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海风吹拂,金黄色的稻浪一波波划过,不时还有白鹭振翅高飞,好一派丰收美景。

图说:张正权带着一双儿女已经在全国各地将滩涂改造成良田,成为全国种粮大户。孙云 摄

带着孩子一起改造滩涂、开荒种地的父亲,是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正权,他的女儿张玲玲、儿子张伟都是大学毕业生。张玲玲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事业单位吃“铁饭碗”,2007年,27岁的她辞掉工作成了农二代。2012年,弟弟大学毕业后,就直接来到了田里。说起当初的选择,姐弟俩说,其实母亲最初都是反对的,不过,因为不忍心看着父亲独自操劳日益消瘦,他们还是来到了父亲打拼出的沧海桑田里,陪着父亲一起做愚公,把更多的沧海变成桑田。

虽然早就听闻改造滩涂的难度与艰辛,但是,第一次来到父亲在江苏射阳刚接手的一块滩涂地时,张玲玲还是吃了一惊。习惯了上海大都市生活的她,看到的是一个没有自来水和电力供应,更没有网络的不毛之地,在野外解个手,一巴掌就能拍死几只蚊子。

去长8公里、宽4公里的滩涂上走了一遭回来,她对父亲说:“爸爸,盐碱地上连草都长不出,这个地没法弄!”张正权没有反驳什么,只是让女儿在这里多待几天再看看。第二天清晨6时,她睡眼惺忪地起床了,心里暗暗觉得自己很勤劳,见到张正权,却被嗔怪说:“你怎么这么晚,大家都下地了!”短短一天,她已经切身地感受到,要在滩涂的盐碱地上创造奇迹,需要的就是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

当时,大家都以为,张玲玲待不了几天就得逃回上海,然而,张玲玲没有走,而且,一待就是一年。在那里,她接触到了农业,知道了如何在高盐分土地上种植水稻;在那里,她学会了坚持,明白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执着追求。执着,是张正权这个半路出家的农民超越各路农业专家找到滩涂改造方法的秘诀,也是他传给孩子的宝贵精神财富。张伟说,有时候会觉得父亲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了,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执着,才会让他们的沧海桑田梦成为现实。

张正权回忆说,有一件事让他特别感动,那是在浦东农博会的农二代恳谈会上,他专程从俄罗斯西伯利亚正在开垦的土地中赶回上海,听到女儿发言说:“我最初做农业是因为看到父亲太辛苦,但我做着做着开始觉得,农业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张正权心里暗暗高兴,女儿长大了,真正爱上了农业,从“父亲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了,有了这样的想法,三农振兴才有希望。

对于父亲,姐弟俩很服气,“姜还是老的辣”,最近,张正权提出的3000亩生态种养试点田大丰收,就验证了他与滩涂打交道14年的老辣经验与眼光。不过,年轻人也给农业带来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在公司管理上体现出了年轻人的许多特点,例如用最新的办公软件每天管理工作流程,用更科学的财务分析开发项目。

现在已经承担起公司管理职能的张玲玲姐弟越来越体会到种地的乐趣。他们说,农业是一个有生命的行业,与土地打交道,每天都很快乐,“种地不应该都由年长的父辈来承担,更应该是年轻人的责任。”

新民晚报记者 孙云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