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市民考古”的暖意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郁晶陶     作者:姜燕     2017-12-29 12:49 | |

拥有顶级资源的上海博物馆,日前牵手五里桥街道,开出一系列高水平文博讲座。上博教育部主任陈曾路更透露了未来的精彩设想:让考古走进社区。一是上博上海历史文脉方面的考古资源到社区展出;二是让市民参与社区生活“考古”,比如用二三十件物品讲一个家庭史,请老百姓亲自撰写介绍,讲述自己的故事。

细想来,这个计划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生活的片段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想起读讲述美国1932-1972年社会实录的大部头著作《光荣与梦想》,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勤俭持家的妇女们将旧床单从中间剪开,再把两边对折缝起来继续用的细节。一张床单的故事,能折射出一个时代。2012年在网上一炮走红的“国民床单”,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那单一而经典的色彩和款式,曾占据了中国人的床铺半个世纪之久,光围绕这个床单,人们就能讲出一箩筐故事。

而一辆28男式黑色永久自行车,又蕴含着多少人温馨的童年回忆,那时梳着小辫,坐在父亲稳稳的自行车后座上,心中是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2016年,曾经是工厂区的五里桥街道做过一次工业文明展,其中有一项微旅游活动,消息上线后2个小时,报名人数多达几千人。有人说“我父母当年就在五里桥一家工厂,这里有我大把的童年时光”。对社区和时代的认同感溢于言表。

精美的国家宝藏,带给人们的是对中华民族智慧和技艺的赞叹,是激荡心胸的自豪感。而来自身边的“文物”,却能让人们匆忙的脚步慢下来,细细回味过去时光,浮起久违的乡愁。

一缕难以忘却的乡愁,也许正是从这里开启吧。由此更寄予上博厚望,希望“市民考古”是一个开启,将社区的一草一木变得更有温情,将城市变得更有温度。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