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爱心驿站的城市温度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晓昆     编辑:郁晶陶     2018-01-10 12:55 | |

寒潮来临,申城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寒风中的暖意,也会让人感受得分外真切。

家附近马路转角上的花店,是一个20多岁的姑娘在打理。有一次我去她那里买杀虫药,正好没货了,结果第二天下班时小区保安拦住我递给我一包药,说是花店姑娘一早去进了杀虫药给我送了过来。她是个热心肠的老板娘。

这两天看到她在忙碌。店里新放了两把椅子和一个茶几,茶几上铺了小花的台布,旁边两个粉色的垃圾桶,还细心地用蕾丝布包了边。她说,响应街道的号召,在大冷天里,让户外工作者有需要时进来暖和一下。她还特别解释道,是附近的便利店提醒她:环境布置要尽可能地温馨体贴,不要急于给进来的人做规矩。那家便利店从去年夏天起向户外工作者开放,刚开始时在休息区贴了“勿吸烟”“勿喧哗”等标牌,后来撕掉了,说是别让进来的人“感觉不好,伤了自尊”。

这个城市中,越来越多的街边小店在特殊天气里敞开店门,迎接环卫工人、交通协管员、快递小哥等户外工作者。更为可贵的是,这扇门,正开得越来越自然,越来越诚恳。这样的门打开后,进来休息的人,不仅暖了身子,还有更多内心的妥帖吧。

之前曾经看到过报道,某市有一家企业自愿设置爱心驿站却遭遇“爱心尴尬”,因为公司门面看上去太“高大上”,附近的环卫工人“不好意思进去”,开设两年只来过一个人。还曾有过一个视频,地铁车厢内,明明有空位,一位农民工却坐在自己的胶桶上,是因为“不想弄脏别人的衣服”。

这些爱心驿站希望服务的对象,都非常淳朴,懂得尊重别人,也需要尊重自己。提供硬件设施帮助的同时,对他们自尊心理的照顾,应该是同样重要的。“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已成为今年市政府的实事项目,正在不断规范和扩容。开始出现的一些布置细节的改变,就是在数量增加基础上一种感人的进步。

这是充满暖意的城市温度。而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说,既是巧使“绣花针”的功夫,也是“最小细节”体现“最高品质”的一种表现。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