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智能化建设也要考虑“适老化”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潘高峰     编辑:郁晶陶     2018-01-26 13:44 | |

上周,“一位老人跑6趟火车站没抢到票,急得下跪”的新闻曾在朋友圈里刷屏。科技,是不是真的要抛弃生我们养我们的那一代人?当你老了,会不会也被这样“淘汰”?许多网友为此感慨。

这种感慨,早已不是头一回。此前,因为打车软件大行其道,老人在寒风中扬招,却始终等不来一辆车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引发社会热议。但议归议,始终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最近上海两会召开,有一位委员关注了这种现象,并提交了提案。这位委员叫陶寅琰,她在提案中说,城市发展有速度也要有温度,智能化建设也要考虑“适老化”。

陶寅琰是今年的新委员,知道她成为委员后,有位老同志特地发了一条新闻给她,讲的正是文章开头的那个故事。对此,陶寅琰深有同感:“我给爸妈网购了个手机,投放在小区门口的快递箱里,但是老两口研究了半天,就是没取出来。”经过调研,她发现,一些智能化应用在推出前,缺乏对老年人行为模式的研究,许多老人并未享受到“智能”带来的便利,反而遇到了更多的不方便。

陶寅琰委员认为,信息化产品操作应该更加亲民,她建议,民生类信息化工程要有托底预案,应该适当保留一些传统渠道,照顾弱势群体。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也应多方努力,共同推进老年群体的信息化培训。政府有关部门在推进信息化尤其是关于民生类项目时,也要能做到“有快也有慢”。“快是体现我们上海的速度和水平,慢则是体现我们城市治理的智慧和温度。”

这句话值得更多人分享与思考。比如,我们常说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什么是社会责任?答案可能不一而足,但其中肯定包含对弱者或者说非主流群体的同情心、同理心。那些掌握了话语权、制定规则的部门或者企业,在作出任何决定时,都应当深入调研,仔细考量,权衡会不会给社会、给部分人群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这种先例已经很多,对社会影响最大的电信诈骗,其实就是利用了有关部门工作的疏漏。

有人说,不怕机器像人,就怕人像机器。就是这个理。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