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领航新征程】今日论语丨乡村振兴也要精细化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纪玉     编辑:郁晶陶     2018-02-06 13:22 | |

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今年也不例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布局。

正如文件提出的那样,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有3046万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等方面,基础设施、民生领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在乡村也有不少欠账。比如城市的“垃圾围城”现象往往受到关注,但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却易遭到忽视。农村垃圾生产规模大,处理能力又严重不足,两者相加,“垃圾围村”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污染问题。昨天公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聚焦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可以说是对症下药。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就说明不仅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而且要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上海是一座特大型城市,同时也有广阔的农村地区,结合上海实际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研究、精准施策。既要发展郊区农村特色产业,为农民打开更多致富通道,也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郊区农村延伸,满足郊区农村群众各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月末,上海正式发布《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提出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村庄改造,加强村庄设施和环境管理,提升农村风貌品质,新建、改建农宅要体现地方文化和民居风格,注重乡村肌理、水乡韵味。乡村振兴也要精细化,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共赢。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要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乡村振兴是必由之路。既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又有更加健全的制度与政策“软环境”,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