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从张弥曼院士说到女科学家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董纯蕾     编辑:郁晶陶     2018-03-28 12:50 | |

古生物学家张弥曼,芳龄八十又二,优雅知性地站在本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领奖台上,对世界微微笑。那一天,她使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瑞典语五种语言,款款说完了致辞。那些年,她常常独自跋涉大漠,寻寻觅觅,只为读懂这个蓝色星球的岁月留书。这两天,关于她的故事,被数不清的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广为流传,几乎篇篇都是高转“爆款”。

除了张弥曼院士的人生故事着实耐读以外,还有一个绕不开的“标签”:女科学家。有人对此“标签”相当“过敏”,明明靠的是才华和努力,为什么要将性别扯进来?如此看重“她”,很多时候倒不是因为性别歧视或矫枉过正,而是在骨感的现实中,女性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往往比男性更多,起跑线或许不分伯仲,但跑道难度却差异明显。

天文学家叶叔华院士至今还记得,1978年第一次率团访问法国,负责接待的人愣是绕场好几圈都没找到他们,因为他没想到竟是一个女团长带队。分子内分泌学家张永莲院士,某次与先生一起参加疗养,她几次三番被安排到家属席,因为对方想当然地以为院士是位男士。

华东理工大学2年前发布过一份“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报告”:上海高学历女性人才平均贡献率,高出同期同学历男性人才贡献率3.63个百分点;然而,在科研行业,女性人才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在两院院士中、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等人群中,女性比例都仅有5%左右。

其实,也认识很多女科学家,工作之外千姿百态,称得上是生活家。两位前辈院士的“遭遇”,再发生的概率自是低了不少。做得了科研、过得好生活的女性,诚然越来越多。然而,她们终究不是大多数。怎解?

在大洋彼岸,有一家以鼓励女性投身科研为优良传统的科研机构——创立于1910年的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IC),过半科学家为女性。有一次,趁着对方来沪合作的机会,我向中心主任讨教“秘诀”,老外回答了一大堆细节:各种会议时间尽量安排在上午10时和下午3时之间;考虑职位升迁时,主动选出符合条件的女性候选人,告诉她们“我觉得你应该争取升职了”,等等。“我们没有为女性提供任何优先权,只是在科研管理中竭尽所能地帮助她站到科研第一线来。”这话,记忆犹新。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