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用户画像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范洁     编辑:郁晶陶     2018-05-15 12:11 | |

21岁空姐乘顺风车遇害案件,以确认行凶司机溺亡告破,但对网约车安全漏洞的追踪并未终止,矛头直指平台审核不严、监管不力,也让一个令人瞠目的评价系统浮出水面。

在许多网友晒出的截图里,除了用户预设的性别、年龄、职业,还有来自过往车主的评价:“不化妆也漂亮”“肤白腿长”“体香扑鼻”……让人想入非非的标签,不仅外界可见,而且无法删除。也就是说,下一名车主在接单前,就能凭借这些评头论足,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乘客画像”。

司乘互评,本是一个选择参考,预判司机是否准时、有无危险驾驶,乘客是否违约、有无正常付费等,但现在显然已经超越正常范畴,严重侵害隐私,给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

如果说网约车的印象标签,是一种“看得见的恶意”,那么更多隐私问题背后,则是“看不见的黑手”,防不胜防。比起车主的“乘客画像”,大数据引以为豪的“用户画像”,要更精准、也更危险。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针对个人身份、位置信息、以往选择、使用偏好采集而成的“用户画像”,初衷是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但当信息的天平失衡,“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惊喜,也成了“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的噩梦。

例如不久前曝光的“大数据杀熟”:在电影购票平台充值了会员,推送的票价反而比非会员更高;同样的行程打车,苹果手机所见价格比安卓手机更高。精准营销成了精准杀熟,一旦泄露为人所用,或进一步变成“精准诈骗”。

因此,有人选择关闭共享位置等授权,有人回到网页时代启用隐身模式,有人呼吁被网络遗忘的权利。去年6月,《网络安全法》实施,提出“删除权”:“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删除其个人信息。”然而,且不论行使“删除权”的高昂成本,诸多让我们成为“透明人”的信息,也并不在法定删除范围之内。

用户画像并非个例,都有硬币的两面,这背后不是“科技原罪”,而是“商业套路”。希望监管的速度更快些,力度更强些。毕竟,我们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了。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