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电话亭兴衰史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华心怡     编辑:郁晶陶     2018-05-30 12:26 | |

对于初来乍到者来说,关于城市的解读,总是浅显又直接的。比如,从书本中一窥古今,又比如,用眼睛直击当下。底蕴和文化这类东西,是需要时间和经历去揣摩并感受而知的。

那么关于英国,外人所知的,绝大多数无非是君主制、庄重的建筑,还有红色电话亭。旅行的人儿,谁还没有一张与伦敦街头的电话亭各种摆拍的合影?先是受到了移动通信的冲击,之后又遭到废品收购场的风雨侵蚀,但如今,英伦标志性的电话亭有了东山再起之势,它被以充满想象力的各种方式重新利用,出现在城市街道和乡村绿地上。咖啡馆,手机修理店——电话亭完成大变身,甚至,它还能提供心脏除颤器。

在英国,最初的圆顶铸铁电话亭出现在1926年,它的设计师还建造了利物浦大教堂。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英国电信私有化和移动电话的兴起,大部分电话亭被送到了废品场。就是在那个时期,英格里斯名下的工程与运输公司得到了一份差事,那就是把电话亭从街上搬走并拍卖掉。英格里斯自己就买了几百台,打算对它们进行翻新和出售。那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毕竟,电话亭代表着当时的社会所不想要的一切。

英国人是善于自嘲的,他们说“我们痴迷于旧世界,因为我们在现代世界里一直四处碰壁”。代表着旧世界的电话亭让英格里斯和其他企业家行动起来,它们在社区里扮演着与最初使命同样重要的角色。在农村,救护车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到达,当地组织用1英镑的价格从英国电信公司买来这些设备并装上心脏除颤器用来应对紧急状况。一家提倡修理手机而不是丢弃手机的公司也看上了电话亭并在里面做起了生意,每个月的收入约为8万元人民币,而其租金大概为2000元。

小小电话亭的兴败,其实也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在上海,电话亭也有了新用处,无论是小型图书馆“悦读亭”,还是“朗读亭”,老瓶装新酒都是一种更积极的态度,更科学的作为。在过往里,也能重写今日精彩。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