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看上去很美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郁晶陶     编辑:郁晶陶     2018-06-15 13:37 | |

“不限量”“任性用”,国内三大运营商陆续推出的不限流量套餐,让很多人心动。的确,不必惦记流量还剩多少,能尽情地上网“冲浪”,这样的前景,很美。

然而,限量是不限了,可是,会限速。

购买不限量套餐后,一旦流量使用达到一定阈值,上网速度就会被降低。降速之后,有的用户“微信半天登不上去”。

发生这样的情况,用户感到“上当受骗”,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办套餐时,运营商重点宣传的是“不限量”,“限速”很少提及。说好的“不限量”,用到一定量后体验打了折扣,这算不算“虚假宣传”呢?

近日,工信部要求电信企业规范不限量套餐的宣传推广行为,不得夸大宣传,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三大运营商随后公布了自查、整改措施,表示将醒目提示“达量降速”条款。

达量降速,据说是出于技术原因,在现有移动网络条件下,如果大规模无限制开放流量使用,很可能造成网络堵塞。既然目前还做不到真正的“不限量”,那么所谓的“不限量套餐”,就难逃名不副实的质疑。

 《广告法》规定,广告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虽然三大运营商表示要自查整改,但已做了的那么多广告和宣传,这其中有没有违法内容,恐怕也需要职能部门好好查一查,该罚的也该罚一罚。再进一步说,即使明示“达量限速”,目前的“不限量套餐”还能不能叫“不限量”,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移动网络已成为当下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营商的种种优惠攻势,有些看上去很美,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复杂的限制条款。比如,运营商和一些互联网公司推出的定向流量包,定向流量的使用范围有限制,用户如果不注意,话费可能不降反增。

提速降费,是大势所趋。宣传推广说得再好,都不如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实实在在体验。对于涉嫌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情况,职能部门要行动起来,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消费者,恐怕也不得不多长个心眼,在各种广告和宣传面前,保持清醒。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