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洗脑”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卫蔚     编辑:郁晶陶     2018-07-03 14:30 | |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从球迷盛事变成了全民“洗脑”。是耶非耶难评骘,大约只能留一声叹息。

世界杯期间,打开各类网购软件,从啤酒瓜子到鸡爪鸭脖,牢牢占据了“首页强推”;这边夜宵打折,那里24小时特快专送。连从不看球的老妈,也在法阿大战时突如其来地问:为啥看球不叫点小龙虾?

总算解释清楚“小龙虾并不是看球标配”,想静下心来看会儿比赛,从赛前到中场休息,先于国足走入世界杯的中国广告无孔不入地摧残人们的耳朵:“为什么要先上××窝?为什么……”“找工作,直接跟××谈!找工作……”“你知道吗?你真的知道吗?你确定你知道吗?你真的确定你知道吗……”三个广告一咏三叹反复重复着“脑残”创意,直想让人找转播方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赛罢回归工作,刷微信看朋友圈,陡然发现从时尚到新闻乃至情感、养生类公号,一夜之间都开始为世界杯“代言”:《世界杯,这样的家庭才是人生赢家》《爱他,就去他家乡看看》《世界杯,养生球走一个》……被转载最多的莫过于对球员样貌、身材高大品评的帖子,连从不看球的女同事,也在开赛前拿着某公号文刊载的波兰球星莱万下飞机照片,一脸感叹地说:“今年世界杯德国队很帅啊。”

今年世界杯,参与制造狂欢的,以互联网行业为最。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不怕被骂、就怕被忘。有热点、有用户的世界杯,正是给全中国人民“洗脑”,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最好机会。毕竟,6月14日世界杯开幕式当天,中国大陆地区共有超过1.28亿观众收看相关节目。四年一度充满仪式感的超级体育IP,有着如此庞大的用户触达量,因此,比球迷更兴奋的,是各类互联网营销者。

于是,我们看到了非球迷的老太太也以为看球就要吃小龙虾,也看到了肯砸1.65亿人民币买15秒广告反复说三五句话的某旅游网站、招聘网站和网络问答社区,以及那些呕心沥血要把自己和世界杯挂上钩的自媒体写手。

面对着网络时代“全方位、无死角”的洗脑营销,世界杯对于纯球迷来说,或许开启了一个最烦人的时代。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