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丨旅游出行,别为所欲为让人“辣眼睛”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纪玉     编辑:范洁     2018-10-08 11:40 | |

故宫御花园池塘,矿泉水瓶、雪糕棍在水面漂浮着,而不到五米之外就有垃圾桶;陕西靖边的丹霞地貌景区,被游客留下刻痕的岩石,据说600年也恢复不了原貌;每天在黄山悬崖下捡拾垃圾的放绳工带给人们感动,游客乱丢垃圾的行为则令人气愤……国庆假期,文明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但仍有少数人“为所欲为”,实在“辣眼睛”。

文明旅游的程度,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也折射出社会的文明水平。应该说,在多年的大力倡导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自己在旅游时的举止。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文化风俗,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旅游“行为准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和遵循,旅游资源的使用因而更可持续,游客也得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地和游客实现了“双赢”。

图说:一个小男孩爬到南浔古镇象头上玩耍,旁边家长还在给他拍照。东方IC

提升文明旅游的程度,游客自觉、景区引导、多方合作,都少不了。文明旅游需要久久为功,指望一蹴而就并不现实,从多年倡导的效果,也能看出持之以恒的力量。不过,柔性倡导之外,更有刚性的制度约束,仍有加强的必要。有些不文明行为,是“不懂”或缺乏引导造成,通过柔性措施能够减少、消除;有些则是明知故犯,甚至带有明显恶意,就要通过加大处罚力度、让违法违规者付出应有代价,来扩大警示效果,让“任性”者有所忌惮。比如破坏丹霞地貌的行为屡禁不止,恐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破坏行为往往没有处罚,景区工作人员除了劝说,似乎就没有更有效的应对了。珍贵地貌一经破坏就难以复原,需要更大的保护力度,现有的管理水平看来并没有跟上。就像此前的“高铁霸座”事件一样,及时、有力的处理和处罚,是遏止不文明行为的必要手段。

文明旅游,已是社会的共识,要让更多人成为实践者,除了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旅游“黑名单”等制度仍需持续完善,以发挥更大作用。旅游出行,愈文明,愈尽兴。

纪玉/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