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遗失的美好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董纯蕾     编辑:郁晶陶     2018-10-16 12:29 | |

“我是来找以前的教室的。”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开放第一天,双鬓早已斑白、目光却如少年人一般清澈的徐先生,在排着长龙等候入场的人群中,最是特别。这栋被上海人誉为“小故宫”的精美老房子,对这位同济中学六六届毕业生而言,是昔日的学校,是青春的记忆。“黑板在这,我坐这,寝室在这……”最新一集本报“十分上海”短片,记录了这让人动容的一幕,很多人跟着老徐红了眼眶。

我想,这是幸福的共情。纵使岁月留不住,美好的回忆却因历史建筑的留存而有了具象的承载,何其幸运!这栋华美的建筑,历经82载风吹雨打,仍然身姿挺拔、气质端庄,是上海唯一现存的“涂彩中国古典梁柱式”大楼建筑群。如此知名的市级历史保护文物,在这个好时代拥有了修复的幸运。和这些建筑结缘的人们,于是拥有了留存记忆载体的幸福。在全球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日子里,这幸运和幸福,殊为不易。历史的美好,不曾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失。

然而,这样的幸运,终究还是凤毛麟角。今年初曾被本报整版报道的浦东新区18座建造于民国时期、保存较好的早期水泥桥,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中绝大多数,并未列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文保名录,在本报报道时便处于无人日常维护状态,最近又少了一座。经得起岁月洗礼,却经不起人的无情。一夜工夫,拆个精光,九十余年历史荡然无存。

提及历史建筑保护,我们常津津乐道于一个故事。因为一个老奶奶对家宅的不舍,开发商和建设团队修改建造方案,不仅保留了这间老房子,而且让它成为新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的一抹亮色。其实,我们已经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确切细节,甚至不清楚它的发生年代和地点了,我们可以确定的只有对这般美好故事的向往。据说,那座九十多岁的早期水泥桥消失之后,原址会成为一所中学的校园。如果它能留下,原本可以成为摩登校园中的一道历史风景线。可惜,只是如果。

如果说岁月是最好的选择,时光是最好的见证,那么,建筑便是所有这一切美好的承载。只是,还有多少美好,终将成为遗失的美好?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