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艺术家们也要提高艺术素养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秦丹     编辑:黄佳琪     2018-11-26 12:59 | |

昨天的复兴西路“火辣辣”,往年秋日落叶季的静美不复存在,超大假花和花花绿绿的装饰让复兴西路变得像“腮红过厚”的新娘,即便是敦煌艺术的展品也和沿街西式建筑不类,一场落叶艺术展让市民议论纷纷。

图说:“辣眼睛”的艺术品

哇塞,小朋友大呼小叫看热闹,但不少市民尤其是居于此的居民却心里疼得慌:家门口咋就变样了?那些粗糙张扬的装饰,真的称得上是艺术品吗?真是破坏这条街道的人文情调。

这艺术品的“火气”有点大。要把城市装扮得更美,这种追求没有错。城市的公共空间,的确有许多艺术成长的可能。但是,没有“文化感”和“品牌意识”的所谓“文化打造”,不论扛着多么高大上的旗,恐怕在一个文化成熟和富于思想的城市,都是不容许的。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欢迎艺术家参与建设,但对艺术家的艺术素养必然会要求更高。

看一看复兴西路的历史和格调吧。移步换景、树影婆娑的复兴西路,为过去法租界西段的重要街道,沿路尽是法国梧桐,全路段为花园洋房和公寓,像麦琪公寓、会乐精舍、玫瑰别墅等,都是以Art Deco风格的艺术装饰为主,主要特点是突出感性的自然界的优美线条。要在这样一条早具艺术风格的道路上“耍艺术”,艺术家光是“人胆大”不行,恐怕更要“技艺高”,关键要有高超的艺术素养,否则就会创造出“火气”十足的作品。

对任何业已形成的美进行艺术加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艺术家胸有成竹。否则,破坏的力量往往大于创造,如果不能修复,那就更加令人扼腕,甚至对文化历史犯罪。艺术家的天赋在于具有无上的洞察力,如果不了解这条道路的美好品性和温婉情意,试想这种嫁接何以成功?艺术家如果没有充分的文化准备,“硬碰硬”的创作注定毫无生命力。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就是要打造永存于人心、永存于社会、甚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文化产品,它是一种精神力量,旷日持久地作用于人心,给人以鼓舞、美感和温暖。打造“上海文化”品牌迫切需要高素养的艺术家,但绝不需要一场场粗制滥造、火气十足的“秀”。

图说:被吐槽的作品被搬离现场

好在,这场“快闪艺术”主办方及时撤去各种装置,只有30个小时,复兴西路恢复了原有的详和静谧,间或伴随着落叶飘下的声音。

秦丹/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