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今日论语丨永保大调研中的民生情怀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纪玉     编辑:郁晶陶     2019-01-03 13:30 | |

再过几天,“上海大调研”微信公众号就将上线满一周年。自2018年1月12日上线以来,这个被亲昵地称为“小研”的微信公众号聚焦各类难题,推送近1000篇稿件,阅读量近330万,公众号下的“多倍镜”栏目后台收到44000余条市民留言。透过“小研”这个“浓缩”的视角,可以看到深入推进大调研的这一年里,上海的各级政府部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致力于为市民解决各项民生难题。民生情怀充盈于一个个具体案例之中,温暖人心。

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人群多样化、需求多样化,如果不能充分地打开门、沉下身,就无法精准掌握民生的难点、痛点、堵点。如果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就更谈不上有效地解决问题了。上海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突发疾病谁来救、社区生活如何更便利;一些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与农民需求不匹配,公共设施配套不足,怎么办;取缔无证餐饮店之后,居民的日常就餐需求如何解决……民生问题,有时看似琐碎,却往往是日常生活中避不开、绕不过的。必须以更细致的工作、更精准的政策,满足市民群众的高品质民生需要。

开门搞调研,就是欢迎市民群众提意见、提建议,甚至发牢骚;还要沉下身,仔细去倾听平时听得少或听不到的声音。“调”之后,还要“研”;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就像一位区委书记在调研手记里写的,“调研的效果好不好,不能往纸上看,也不能往墙上看,而要往群众的脸上看,往企业的效益上看”。

调研不仅要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更要找到长效的治理方法,有时还会“倒逼”政府部门审视原本的工作方法,发现与民生利益相关的制度的不完善之处,也会让一些懒政怠政的不良情绪暴露出来。“遇到问题不插手,遇到矛盾绕道走”,这样的心态之下,问题只会越积越多、由小变大。面对民生问题,不仅要用心用情,还要有担当、有本领。

民生无小事。以大调研破解民生难题,也要进一步畅通与市民群众的沟通渠道,让双向交流越来越“热络”。永保大调研中的民生情怀。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

纪玉/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