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600岁的课堂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易蓉     编辑:郁晶陶     2019-01-23 13:05 | |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通俗地说就是有丰富内涵价值的“品牌”,而且能够在不同领域跨界引燃流量。故宫,就是这样一个大IP。文具、口红、咖啡……故宫文创款款热卖,最近又“跨界”教育制作美育线上课程,雕梁画栋、堆金彩画、稀世珍宝、匠人工艺,讲述“中国美”故事的同时,呈现历史、建筑学、美学等综合知识。课程上线仅40小时就售出15000单,故宫真火。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提升,线上学习越来越成为常态,人们也渐渐开始接受并习惯知识付费。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超过了1.5亿人,分答、得到、喜马拉雅以及各种线上知识分享平台,创造各种微课吸引各年龄层的人群。

从故宫这场“火”来重新看教育也很有意思,课程的销售方式特别值得关注。有人说,20年前培训机构的课程生产者最头疼的是如何多招两个学生,而在线教育的“售课”方式与内容制作方式一样颠覆传统。同样拿这场故宫美育课来说,这两天课程“电子海报”被朋友圈的各路大V、小V刷屏,社交软件太适合口碑营销,再配合分销返点的规则,每一个购买者都可以成为“带货人”。

这不仅意味着消费者也成为可以赚钱的传播者,更意味着教育产品的用户群亦得以拓宽。朋友“荀兜兜”就是教育圈的一个小V,她购买课程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公号介绍课程,她的“粉丝”也成为消费者,她感慨,“有时候‘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更有效。”

当然,在这场狂欢式的消费中,也必须看到课程之所以热销,同样也在于故宫IP本身强大的明星般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故宫是一座活着的文物之城,他希望故宫不但是一个知识的课堂,而且能够成为一片文化的绿洲。而这个“600岁”的课堂正在以年轻的姿态和方式迎合新一代“学生”的学习习惯。

精品课程、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可以说都拥有教育IP的价值,但如何开发成受众更喜爱的知识形式,如何形成更有效的知识“投送”渠道,都值得教育者以开放眼光和更接地气的姿态来研究。否则,信息海洋,学生们可是很容易“走神”的。

易蓉/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