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 | 学术良心在哭泣,“人才脸”能识别吗?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秦丹     编辑:吕倩雯     2019-03-15 12:29 | |

在“315”这天,不谈点“打假”,恐怕说不过去。现在是智能识别时代,人脸可识别,只要养猪专业户愿意,猪脸也可识别了,假得过去吗?但各种造假、各种制造伪劣的手段与新技术、新平台的发展如影随形,利用网络销售的5元成本化妆品美到你“无脸见人”,各种被快递飞速投送的大众真爱美食,被查出来含致癌物的也不少,就连硕士博士也造假,“保真”的任务,还真是任重道远。

   有一则消息说:高校终于出手了!教育部发文狠抓,多批研究生遭退学。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由得让人想到那个自曝成狂且不知“知网”为何物的明星博士生。这种人对高校办学造成的压力,对那些潜心于学的学者们造成的羞辱,对整个社会认知价值的干扰,对学术理想的亵渎,何其之巨,怎可评估?在此意义上,利用大数据,把高校的人才生产库理一理,几年没毕业的,几周没上课的,清理出人才“培养基地”,也算是对“产品”负责,“伪劣产品”人才,暂不出厂。

来看看这些敢于对人才“动怒”的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理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理由”“未经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

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理由是: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博士7年、硕士5年)内未完成学业。

西南交通大学:对部分2012级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做退学处理,理由是:超出最长学习年限且未提出结业申请。

这些研究生,真“栽了”。

其实,在不少大学,一直以来,研究生培养并没有认真地执行所谓的年限制。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研究生跟随导师做课题,是免费劳力,学者们拿着大把大把的课题经费,那就必须承接些研究任务,如果一项成果未完成,有些导师怎会让学生毕业呢?还有的研究生,因为没有社会资源,很难完成在一些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要求,在临近毕业时甚至被逼得跳楼寻死,即便如此,也无法引起一些导师对研究生成长的关注。另外,在学生的管理上,更是存在问题。有的学生“入师门”几年,都没见过导师几回,一直都处于“放养”状态。至于生活拮据的研究生们出门打点工,几天不在学校,甚至连续两周离校,其实也算正常。

但是,如今看来,这么做显然是不行的。

不知道这些研究生中,有哪些人,是像某明星博士生那样来人才培养库混“积分”的,混个几年,工作忙就放长学制,长点不要紧,总能混出来。

但对普通的研究生而言,硕博本就是严考而入,出去更难,几年之间,人剥一层皮,而要面对的学术世界,研究不是靠本科前记忆力好就可胜任的,那要有学有问,然后还要厚积薄发,完成论文并发表,研究成果得到认可,这才可能风光“出阁”的。如果已经被延期,自然是学界不疼、导师无真爱的主,这些人被遣送后,他们的人生,将从“人才”瞬间跌入谷底。

大学不是因为大楼林立,而是因为有大师林立。大师是母校的温度来源,原因就在于这些大师是人,有人的感情。大学因为人,才有了温度,才成了万千学子心中的“母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母校啊,“人才”打假,你真的准备好了吗?打的究竟又是什么人呢?

教育部是发过文,要求抓一抓管理。且看教育部发过的通知:

 

先看一段:

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责任。

怎么看,这都是要学校、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加强自我责任呀。

再看一段:

培养单位要突出学术诚信审核把关,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举一反三,防范在前,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日常监督。

怎么看,这一段,也是要求学校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管控。

可为什么齐刷刷,三家高校都是在学业年限上做文章?

不难揣测,在这些高校的研究生中,还真有一批人,是来“混日子”的。教育管理部门抓得紧,教育部都发文了,怎么办,拿些“杠杠”打出去。只是,这“杠杠”会不会拷问导师及高校内部管理者的良心呢?那些本心存理想的学子,交给你大学好几年,也要对得起人家的。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表示,我国可能有65%的博士无法按期毕业。我们的博士教育体系是开头松——中间松——毕业严。

那么,能不能在中间过程也严格起来?一旦严格要求,老师要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在学问上关心学生,在思想品德上、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影响学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样的校长,才把问题说到了点子上。    

智能时代,猪脸可识别,“人才脸”能识别吗?即便智能机器都不能,用“杠杠”划清“人才”和“非人才”的界限,又何其之难?

带研究生的教授们拿着国家的课题经费,享受着社会对硕导、博导的尊重,在人才的培养上,究意出力几何?高校对导师的管理,除了理应的尊重,对德不配位者,为什么就不能拿出硬“杠杠”呢?

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恐怕对高校发了通知,还要“一杆子插到底”监管跟踪。毕竟,上面不抓,下面乱来;上面一抓,下面也乱来的情况,各行各业都不少。我国当下正处在人才强国的特殊阶段,且各种文化和专业领域都需要传承人和创造者。培养人才就该“保真”。各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研究生培养抓了“进门”和“出门”,最该抓的,是“造才”的中间的培养阶段,导师和学校不花心力人力,人才难道会自生自长吗?显然,这个难圆的大谎正在击痛着学术的良心,隐隐听得到它的声声哭泣。

秦丹/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