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 | 垃圾分类,任一环节都不能“喇叭腔”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纪玉     编辑:吕倩雯     2019-04-04 15:03 | |

推进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项全市行动。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就将施行,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不过,在很多人已经“动起来”的同时,也有人“一动不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昨天,云山路某小区的居民反映,小区自始至终没有推进垃圾分类,不仅缺少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也很少。记者走访发现,小区居民楼前,只有绿色垃圾箱,垃圾混扔。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记者联系小区物业,物业工作人员态度强硬,甚至“怼”起了记者。

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提升了,小区里却没有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从理念认同到行动落实的过程,就这样卡了壳,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垃圾分类推行这么多年,之所以遇到“瓶颈”,分类设施不完善是一个拖后腿的重要因素。花了大力气宣传,居民也有了分类意识,“软件”升级了,“硬件”却还原地踏步,前期努力等于“白作功”。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喇叭腔”。没有分类垃圾桶,或是垃圾分了类却“混运”,都会给居民的积极性泼上冷水,久而久之,垃圾分类的观念也会被淡忘。

实施垃圾分类,小区物业的责任是推不掉的。2014年起施行的《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中规定,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即将实施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也明确了这一制度。住宅小区由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管理责任人。作为“责任人”,小区物业应当按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不设分类垃圾桶,还态度强硬地“怼”记者,可以说是错上加错。在垃圾分类的“大考”面前,这家物业企业给出的答卷,显然是不合格的。据城管部门介绍,执法人员已要求居委和物业提出整改措施。后效如何,有待观察。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按下加速键,很多人都感到,这次是要“动真格”了。这个推进过程,肯定不会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面对垃圾分类,有积极行动起来的,也会有消极观望、甚至无动于衷的。怎样推动后者也“动起来”,考验着推进垃圾分类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能否真正落到实处。

纪玉/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