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 | 当公园没有了孩子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陆梓华     编辑:屠瑜     2019-05-02 13:17 | |

巨人有一座花园,但不准任何人进入。于是,花儿忘记绽放,鸟儿也无心歌唱,花园终日被冰雪覆盖。直到有一天,孩子们偷偷钻过墙洞爬上大树,春天,才又重新回来。

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篇著名童话。然而,这样的场景,如今却有些眼熟。双休日和节假日去一些市内的公园走走,老人和学龄前婴童成了游客中的绝对主角。中小学生的身影,很少。

是孩子们对自然世界不感兴趣?未必。曾经在一次全市青少年自然笔记评选活动现场看到,有的孩子种了一株紫薯,每天都要关心一下它有没有被蜗牛啃食,写观察日记。万物生长让孩子获得的,是一种生命的富足。

 双休日,孩子们去哪了?恐怕从大街小巷一个个仍旧背着书包的小小身影,从补习机构门前的车水马龙,可见一斑。前不久,本市中小学相继举行校园开放日。一个别着“三道杠”的孩子当被问及“你平时喜欢玩些什么”时,孩子嗫嚅地说,“嗯,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至于双休日去哪里玩,孩子答,“那是小时候的事情了。”

在大自然中自由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美国精神病学家斯图尔特·布朗或许最有发言权。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游戏研究院创始人。该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官网主页上写着,“玩耍的对立面,并非工作,而是压抑。”

布朗曾经在42年中对超过6000人进行样本研究。他发现,如果在儿童时代不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即所谓“自由玩耍”,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不快乐,环境适应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一个人80%的时间和屏幕相处,而非和自然相处,可能他会白白错失自己的最佳发展区。

如今,邀请布朗和他的机构提供环境设计、员工培训等方面咨询服务的,不乏世界500强企业。成人况且需要在松弛状态下激发创造力,更何况孩子?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