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想跳槽却被“告密”,你后背发凉了吗?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纪玉     编辑:黄佳琪     2019-06-05 15:04 | |

对劳动者而言,跳槽的顺序多是先找好“下家”再辞职。然而,不少劳动者表示,前脚刚在求职网站更新简历,后脚就被单位人事部门叫去谈话。那么,是谁在“告密”?

图片来源:东方IC

媒体调查发现,有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人才流失预警机制”功能掌握了员工动向。第三方平台利用技术手段获取其员工数据后,为该公司生成员工流失报告,公司只需支付一定费用就能享有这项服务。

求职动态稍有变化就被“监控”到且被“告密”,不禁让人觉得后背发凉。曾有媒体发起调查,征询网友是否介意自己在招聘平台上的求职动态被第三方企业“告密”,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接近90%表示“介意”。不少人虽有跳槽意向,但未必真会跳槽,被现职老板知道了反而“骑虎难下”,还要担心被“穿小鞋”甚至被辞退。对用人单位来说,降低员工离职风险的愿望无可厚非,但采取购买“告密”服务的方式,可能效果适得其反,使员工对单位不信任,增加离职可能。况且,购买来的信息是否合法,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想跳槽却被“告密”的现象,不是第一次受到关注。去年10月就有媒体报道,有企业提供“员工流失预警功能”,据其客服介绍,这项功能已覆盖多个招聘平台。这项功能的基础,显然是掌握大量求职信息,问题是,招聘平台上的简历等信息是如何被这类企业获取的?这些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是否合法?技术人员分析,这类企业的数据可能是通过爬虫技术得来。就招聘平台来说,又是否尽到信息保护义务?要是一家求职网站上的用户信息可被轻易“打包”,恐怕用户不会再信任这个平台。

如今是大数据时代,数据中有“富矿”是共识,但怎样挖出一条生财之道,却不可以任意妄为,无视法律与道德。新华社5月报道,按照公安部“净网2019”专项行动部署,北京警方破获备受关注的巧达科技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据悉,巧达科技通过非法手段爬取正规招聘网站2亿条用户简历,还把简历数据“打造”成公司产品,卖到不同行业领域,非法获利过亿。

数据的获取和使用,都应有明确边界。一方面,要继续完善法律和制度,让个人信息保护更具刚性;另一方面,企业要善尽保护个人信息的职责,监管部门也要密切关注数据行业动态,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让人们有更多的信息安全感。

纪玉/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